文化自信培育用文化成果涵养人、教化人的功效促进大学生的价值自觉与情感认同,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发挥重要作用。文化成果具有丰富的内涵,狭义的文化成果包括文学、诗歌、历史等优秀作品,广义的文化成果是古今中外人类发展史上创造的一切有影响力的文明标志,具有生产、生活、经济、政治、思想、制度等不同样态,这些都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情感表达与价值追求。因此,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将这些文化成果展现出来,穿越历史的时空,体验生命运动的轨迹,勾起人们的文化记忆,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转换中无疑会激发人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形成文化的“共同感”。某种思想理论的传播与发展内在地以文化意识形态的形式首先与人们原有的文化结构、价值理念、认知方式形成对比与冲击,当某种文化意识形态的主流价值能够形成文化成果或文化产品并产生一定的社会价值,那么这种文化意识形态具有文化软实力,其形成的文化成果与文化产品在与人们的互动中彼此内心产生了文化认同感,也就是“共同感”。这种“共同感”产生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自觉能够凝聚人们的共识,会在人内心深处产生自信心。自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力量,体现了对某种价值理念或某种存在状态在情感深处的认同与确信,建立在主体对客观对象深刻认知基础之上,客观对象以一种独特的魅力满足了主体的需要。在这种意义上某种文化意识形态具有话语权。话语权指的是某种文化意识形态具有说服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指明了文化发展的方向,在文化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一种文化让人产生自信的原因有很多,如果一种文化在历史发展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性格,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这种文化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如果一种文化在社会发展发展变迁中能够凝聚不同阶层的价值共识,随着时代发展能够与时俱进,能够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回答时代面临的问题,指明时代发展的方向,能经得起历史与时代的检验,能够满足最广大人民的需要,那么,这种文化是最让人感到自信的。当前,自信要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艺术文化等载体将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各种文化成果展现出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文化自信培育就是高校通过这样一种教育形式,将一定思想话语、制度文化、价值理念等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各种文化成果展现出来的载体。自信源自于内心世界对文化产生情感认同与价值自觉,从而感受到积极向上、深刻的文化情感,进而自然升华成情感认同,能够解决当前大学生的文化困惑,这是文化自信培育的目标,也是高校铸魂育人的根本。
文化自信培育是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客观要求。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新媒体迅速发展,网络开辟的虚拟领域与多元文化激荡相互交叉,西方霸权主义主导下的文化霸权思潮竞相登场。此外,当下大众流行文化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娱乐化与商业化的倾向,当某种文化只为市场和欲望为中心,就不可避免地丢掉了道德责任与社会价值,放弃高尚的精神追求,高校的思想文化领域潜在地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在面对诸多社会思潮时,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结构受到冲击,易于产生文化困惑和文化焦虑。如果不加强文化自信培育,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容易失去文化辨别力和精神独立性,对理想信念产生严重挑战。此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简单地口号式宣传以及缺乏理论解释力的单一灌输方式使大学生没有感受到文化自信在具体问题中价值和功能,这种认同危机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文化功能,增强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滋养、价值引导与心灵抚慰,回应大学生日常关注热点问题的理论解释,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自信培育成为沟通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的桥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