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高雅与通俗融合,写意人文中国
 
更新日期:2020-01-14   来源:当代电视   浏览次数:27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纪录片的传播对象主要以社会精英为主,文化趣味和审美风格也是着重迎合小众群体,但文化和历史传承的对象远比此更广泛,如何创作才能扩大传播范围,吸

 
纪录片的传播对象主要以社会精英为主,文化趣味和审美风格也是着重迎合小众群体,但文化和历史传承的对象远比此更广泛,如何创作才能扩大传播范围,吸引不同层次的受众,是当今纪录片内容创作者应重点思考的问题。另外,不同地域在意识形态、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纪录片作为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如何提升内容的影响力与传播力是纪录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航拍中国》将高雅的中国元素与通俗的表达方式融合,平易近人,迎合了不同口味、层次的受众,拓展了传播范围,也更好的向海外传播了中国文化。
近年来,我国人文类纪录片在内容传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一系列美食类纪录片以及《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视角及形式新颖的历史类纪录片。此类纪录片从微观角度出发,细致的描摹了我国特定人文领域的图景,深得国内观众的喜爱。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一定的交流隔阂,上述纪录片的内容较为特色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外受众的范围,不太适合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代表作。而《航拍中国》的内容以自然风光为主调,更容易实现跨文化沟通,并且只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简明扼要,避免了纪录片容易枯燥冗长的特点,使更多地外国人愿意透过自然了解我国的人文和历史。
《航拍中国》系列就像写给祖国的34封情书,“情书一定不是直接地说出‘我爱你’三个字,它可能会扯点儿闲篇,聊聊生活琐事,但恰恰是在这些闲言碎语中你能感受到丰沛的情感。”所以该片重点刻画了各地人们的生活图景,融入更多的人文要素。白露之后福建的渔民在“收割”海洋,阳澄湖的大闸蟹涌向千家万户;内蒙古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大凉山深处的彝族火把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幕幕熟悉的场景,一张张朴实的笑脸,这些“通俗”的元素,是展现中国人文之美最好的符号。《航拍中国》不仅在影像内容方面做到了详略得当、更接地气,而且解说词也整体较少,做到了删繁就简,内容浅显易懂,在包含大量知识点的同时不失幽默风趣。这种“简单”其实是回归纪录片的知识属性,也兼顾了《航拍中国》系列的可看性。字斟句酌、通俗易懂的解说词不仅使该片在国内起到了启蒙、教化的作用,而且为海外传播也提供了便利。
《航拍中国》引导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感悟民族文化精神,用最质朴的形式展示了一个真实、多元的人文中国。该片极大的降低了跨文化传播的阻力,展现了中国独特的魅力,国外网友的积极反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航拍中国》对外传播的成功。《航拍中国》将高雅的中国元素用通俗的方式表达,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通俗化、国际化,扩大了传播范围,赋予了华夏文明新的活力,使中国文化得以更好的继承与弘扬,充分体现了该片宣传教化的社会价值,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代表之作。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雅与通俗融合,写意人文中国

下一篇: 高雅与通俗融合,写意人文中国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