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倾听教学的概念
 
更新日期:2020-01-14   来源:华夏教师   浏览次数:20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什么是倾听《说文解字》中倾是仄也。从人从頃,頃亦聲。听为笑兒。从口斤聲。从释义来看,这两个字都与声音有关,但侧重点却有微妙的不同,倾字强调

 
1.什么是倾听
《说文解字》中“倾”是“仄也。从人从頃,頃亦聲。”“听”为“笑兒。从口斤聲。”从释义来看,这两个字都与声音有关,但侧重点却有微妙的不同,“倾”字强调倾听的状态,“歪着头”;“听”侧重于倾听的情绪,喜怒哀乐一类。《现代汉语词典》对“倾”的解释是“斜”和“用尽(力量)”,意指十分投入和高度专注;“听”是“用耳朵接受声音”。综合以上,可以看出倾听不仅包含言语内容,也包含非言语内容。白利峰就提出倾听不仅有动作,还包括情感的参与。
有学者从“倾听”范围来解释。张青允指出,“倾听”是细心听取。它包含行为层面上“听”的举动和认知层面上“思考”的行为,“倾听”,就是听取对方所传达的信息,并进行内部认知加工,以期得到对方语言的真意。李维斯认为倾听(listening)是“听、辨认、理解以及解读口头语言的过程,”“不同于听觉(hearing),后者只是物理性质的感知觉,是婴儿在胎中便具备的原生能力,倾听则需要有意识地注意让声音意义化,是心理过程和抽象过程。”由此可见,倾听绝不仅仅只是语言上的关注,它的内涵和外延很深刻。
从倾听的过程来看。倾听是口头语言转化为头脑中意义的过程。它包含三个几乎同时进行的动作,一是接收信息;二是大脑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分析、加工等活动;三是在倾听时要对信息进行回应。倾听是以积极的情意态度,运用多种感觉器官,接受信息、确认其含义并对此作出回应的过程。听只是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单纯感受,是一种被动的、无意识的行为,它主要取决于客观;倾听则是主动获取信息的一种积极的有意识的行为,它主要取决于主观意识。倾听的过程需要用耳朵来听取,用眼睛来观察,用心灵来感受,用大脑来思考,用嘴巴来提问,所以,倾听是人体多种器官综合运用的结果。
从其本质来看。伽达默尔认为倾听是“将言谈的所有段落在一种新的统一方式中来理解,言谈就是被说出去的语言,而不是语词。”“听者必须在倾听中理解,言说是在倾听的无声回答中被接受。”倾听在交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语言和动作的交流,更是精神和思想的碰撞。
从倾听的功能来看。通过主体与他人的对话交流,尽可能地通过投入自己的情感去体会对方所表达的内容,并能够立足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能力。倾听不仅可以帮助倾听者获取信息,而且可以提升其理解和反馈信息的能力。
2.教师倾听、倾听教学的概念辨析
每一个研究倾听教学或教师的倾听行为的研究者,都不可避免要回答“什么是倾听教学”的问题,这是理论建构的基础,实践研究的导向。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逐渐认识到倾听在教育领域产生的巨大力量,逐渐延伸出“倾听教学”“教师倾听”等概念。
学者对“教师倾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教师在课堂中倾听行为缺失的研究,以及把教师倾听和当下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联系起来。李政涛(2017)就对教师在课堂中的失聪表现作了细致划分。有学者在研究幼儿教师倾听行为时,按照教师倾听的状态,将其分为消极倾听和积极倾听。或是将教师倾听作为实现对话教学模式的路径来研究(张光陆,2011)。“教师倾听”更像是针对课堂中教师失聪现象而兴起的一种倡议。
传统的教师倾听,例如孔子或苏格拉底在教学中运用循循善诱的启发、对话方式教学,区别于一般的灌输式;但同时他们的这种启发诱导还是建立在“标准答案”的基础之上,这里的标准答案是指孔子和苏格拉底心中对于问题答案的明确认识,他们倾听的目的也是为了引导、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答案,因而还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交流范式。而今天我们所提倡的或者是一直在追求的倾听教学,其最重要的特点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佐藤学的解释最符合当今时代“学生中心”论的儿童观要求,他对于倾听有深刻的见解。
倾听教学是这样一种模式:有老师会倾听、学生会表达的课堂氛围,以这种氛围为烘托,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个人表演,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且以学生的“表演”为重心的学习模式,课堂也不再是老师自说自话,而是师生相互影响的“波纹式”、“星图式”的新型关系网。
教师倾听是方法,是路径;倾听教学是理念,是模式。教师倾听是倾听教学的下位概念,是实现倾听教学的前提,倾听教学要以唤醒教师倾听意识的觉醒为重点。因此,在文章的第四部分,倾听教学的实现路径上,笔者重点从教师的角度来探讨,继而达到师生有效沟通、课堂有效倾听的目的。虽然结果是要以师生的双向倾听为目标,但教师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不容小觑。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倾听教学的概念

下一篇: 倾听教学的概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