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依托红色资源加强多民族地区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路径
 
更新日期:2020-01-14   来源:理论月刊   浏览次数:20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充分挖掘多民族地区红色资源价值内涵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新时代新征程,更需要凝聚各族人民,形成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

 
(一)充分挖掘多民族地区红色资源价值内涵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新时代新征程,更需要凝聚各族人民,形成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充分挖掘多民族地区红色资源的价值内涵是时代的需要。以伟大精神引领多民族地区大学生坚定爱国信念,提升文化自信,让革命精神成为新时代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红色资源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巨大优势。如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战斗英雄一等功臣司马义·买买提烈士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人民利益英勇献身,体现了各民族对祖国的赤诚之心,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对祖国的归属感、认同感,将祖国作为最坚实的依靠。
释放新疆革命文化的感召力,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始终坚定理想、艰苦奋斗、忠诚为民,如陈潭秋、毛泽民等共产党人以钢铁意志和崇高气节,为各族人民的解放斗争做出了巨大贡献,林基路下决心解民于倒悬,造福群众,与当地群众建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体现了我们党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对新疆革命文化的认同。
以历久弥新红色精神,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弘扬“库尔班精神”、“胡杨精神”,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同时,也为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原动力,增进文化认同,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支柱。
(二)强化高校红色资源教育,“请”红色资源进校园
学校是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环节,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及教育主体的优良好坏、高低程度,对新时代大学生继承红色基因有巨大影响作用。多民族地区地理环境特殊,从区域位置上,地区之间相距远,尤其是经济发展落后南疆地区,高校与红色景区的联系受到时间、空间等各种现实因素的限制,学生参与红色资源的实践受到制约,可以利用课堂主渠道、营造校园红色教育氛围,把红色资源“请进”校园。
在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教师是思政课的关键核心,教师政治强、情怀深、视野广,以正确的思维方法感染、引导学生。多民族地区要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亲和力,就是要把革命传统教育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把红色资源与边疆史、边防史、创业史结合起来,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理想信念、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传播媒介上,把红色资源引入校园传播载体,让红色资源进入学生视野,借助校园中图片、书籍、广播、视频等媒介的传播优势,扩大红色资源的传播空间,增加红色资源的传播媒介。在传播方式上,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在重大红色纪念日举办庆祝、纪念活动,把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舞台剧引进校园,通过艺术文化活动的渲染力感染大学生。在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上,把多民族地区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红色文化进班级,把为新疆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历史事件带入班级,形成班级特色。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依托红色资源加强多民族地区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路径

下一篇: 依托红色资源加强多民族地区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路径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