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实现民族文化资源化的途径思考
 
更新日期:2020-01-15   来源:现代大学教育   浏览次数:25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西北地区处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界的地区,两种文明在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态度都有所体现,有形无形的丰富文化形态全面贯穿于西北人的认知与精神世界

 
西北地区处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界的地区,两种文明在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态度都有所体现,有形无形的丰富文化形态全面贯穿于西北人的认知与精神世界当中,他们鲜活地存在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集体文化记忆,其流转方式主要是个体或集体自然坦率的表达。“作为一种心理现象的集体记忆因为是与集体相关的心理活动,因此往往都是和诸如文化遗迹、文物、节日庆典、人生礼仪、文学艺术、歌舞表演、技艺、建筑以及文化空间等这样一些与集体的社会文化事象相关联的。历史上保留至今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集体记忆关系密切。大量集体记忆都存留在文化遗产中。”针对不同存在形态的文化遗产,相应的,我们可以借助不同的学科方法将其转化为文化资源。
1、图像学的介入——物质文化遗产
20世纪中期在西方抬头的“图像学”,于艺术风格研究之外提倡致力于“对视觉艺术作品内容的美术史研究”,提出由“前图像志—图像志—图像学”的解释行为、“风格史—类型史—文化象征史”的矫正原理等构成四层次、三步骤的方法组合,形成系统的、具可重复操作性的、分析意义产生机制的模型。认为图像研究者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确定作品的艺术形式所表达的人、物和主题;第二个任务是发掘作品的约定意义,这种意义可以通过查证作品的出处和表现同一人、同一物及同一主题的传统艺术形式来确定;这种方法称为图像分析法。图像研究的第三个层次是图像学——“寻求发现和解释与美术作品有关的各种象征”,而“在象征形式之中,可以找到作品所产生的历史、政治、科学、宗教和经济倾向等特征的缩影”。图像学已经在美术史学、思想史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等人文学科范畴都被广泛应用。
美术以图像的方式存在,例如明清时期的鲁土司家族就给我们留下了明清建筑、建筑彩画、藏传佛教造像、道教造像、汉传佛教造像、砖雕等等丰富的图像资源,运用图像学的方法对这类物质文化资源介入美术教育是比较直接的方法。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西北多样文化的资源性价值,每年都有很多高校的美术院系带学生来西北一线考察,以期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基因有直接感性的认识与体验。
“20世纪我们一直在追赶西方的艺术理论,但你还没有赶上,还没有弄清楚,他们又变了。21世纪应该改变这种被动状态。”在近百年的美术教育领域我们更是实践了“日化”、“苏化”、“欧化”等历史阶段,对自我文化的定位始终摇摆不定。究其原因,还是对自己的文化没有做到“自知之明”,没有明白其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向,即文化自觉没有实现。“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今天我们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也是一个读图的时代,多样民族文化给我们提供了最富有的图像原矿,在读图过程中,自然进入到全方位对文化的解读。我们如何选择、选择什么?是我们在面对庞大的文化图像中面对的实际问题,通过对文化遗存的了解与熟悉,冷静客观地看待历史图像,反复去观察、记录,锻炼认识、比较、分析图像的能力,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才能判断其发展趋向,才能在全球化的今天展示出自己的文化图像。
2.艺术人类学的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国家建立了五级保护名录,目前国务院公布了4批1372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包含3154个子项。大部分分布于多民族地区,甘肃共有404项列入国家级名录,都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又颁发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提出加强传统工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理论、技术研究。这里可以引入艺术人类学——“这一门在科学中历史最短、抱负最大的人类学----研究人类的科学”,它的蓬勃生机也正得益于紧紧面对着“已迷惑过多少观众,颠倒过多少政客,更激起了多少玄学者的思考、鼓舞了多少艺术家的灵感”的“人类错综类别的情形”。将纷繁复杂的人类各种文化形态用学科的方式进行理解,有利于学生完整地理解民族文化。中国曾经长期处于“男耕女织”的传统劳作方式,说明我国在农耕时代就有发达的手工艺,学校可以让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等本土文化资源进入当代知识系统,发挥其在美术教育中的实践教学作用,认识民族文化中多样的哲学观、世界观;认识本土文化中的心理因素、感情气质和思维方式;认识本土文化的统一性和多元性,各区域民族文化的特征和它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互交融。
如果将艺术人类学介入体系化的高校美术教育中,用合理的深度与广度,潜移默化地渗入多民族文化的历史过程、现状等人文讯息,让其在思想认识、审美感受、审美意识、审美评价等方面建立起良好的多元文化认同感,对于学生本身的成长与塑造将有重要作用。这也要求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与导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渗透方式,而不是大张旗鼓地强加于学生。另外,还可以阶段性地借助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专业教师的力量,学习民族文化相关的学科知识;也可适当聘请民族民间工匠传承人在校内开展讲座或展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介绍分析。
民族文化是与我们的常态生活密切相联的,不是高深不可测或者在故纸堆里无用的。从中国当今教育现状来看,最需要提倡的应当是让学生面向生活,实事求是地引导学生把专业学习和创作看成活生生的、与实际生活一同发展的,引导学生尝试调查事实、关注问题,在行进中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艺术人类学给了我们最实在的学科支撑,它让我们知道,在读书本之外,还有广阔的“田野”都与艺术相关,我们可以利用各种艺术实践、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考察,实地观摩某种非物质文化整个的展示或制作过程,进行记录与深入了解,与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面对面的学习交流,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本土文化资源;以一个活态整体人的角度去观察、了解,选择自己能理解的、活态的、熟悉的文化形态去切入。如此,也给我们的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即美术不仅仅要有技术,更要有技术背后的文化支撑。艺术人类学的介入,可以帮助美术学科脚踏实地,无论是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还是为民生而设计,我们都得了解“民”曾经的文化形态,“民”现在的文化状态,才能知道“民”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设计,什么样的美术创作。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实现民族文化资源化的途径思考

下一篇: 实现民族文化资源化的途径思考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