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当代汉族乡村的“礼物”
 
更新日期:2020-01-16   来源:民族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25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乡村作为一个人情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外乎两个重要的基础点,即亲情和人情。无论是亲情还是人情的维系,都离不开日常的交往和感情的交流,而在日

 
乡村作为一个人情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外乎两个重要的基础点,即亲情和人情。无论是亲情还是人情的维系,都离不开日常的交往和感情的交流,而在日常的交往和感情交流的过程中又往往伴随着双方之间的礼物交换,因此人们日常生活中充斥着礼物交换。在汉族乡村,礼物流动普遍存在于各种节日场域、婚葬礼仪式场域、祭祀活动场域等之下,在这些场域之下礼物流动频繁地进行着。
(一)不同维度下的礼物
1、主体维度
主体维度下的礼物是一种自我表意的行为,即自己送给自己礼物。
这种礼物流动的方式在我国汉族乡村社会较少,因为主体维度下的礼物流动对经济水平以及个人的心理状态有一定的要求,其要求经济水平的允许和对自我的肯定。其大多表现为对自己过往行为的一种肯定或者奖励。在我调研中就遇到这样的事例:
河北省崔东村的鹏鹏是一个高三即将毕业的学生,在高考前对自己说“如果自己高考可以达到一本分数线,就买一台新的电脑送给自己”,最终成绩出来小李的分数超过了一本线,他就买了一台新的电脑送给自己,以奖励自己通过努力使得自己考过了一本线。
鹏鹏给自己的奖励即是主体维度下送给自己的礼物,这从侧面显示出了鹏鹏的家庭情况以及其心理积极的状态。
2、人情维度
人情维度下的礼物是一种为了表达亲情、爱情而送出的礼物,这种礼物在很多时候是一种自愿的,不求回礼的礼物给予。
在河北省崔东村,每当在秋后某一天、大年初二、是正月十六等都是媳妇回娘家的日子:
芳芳是刚嫁到本村的新媳妇,在大年初二的时候跟自己的丈夫买了很多给爸妈吃的东西,当我遇到她们询问她的时候,她回答说:“爸妈把我养了这么大,现在嫁到婆婆家就很少能照顾爸妈了,今天回去给他们多买点东西,很开心。”
跟芳芳一样的媳妇有很多,她们在回娘家的时候无一例外都会带上礼物,而且这个礼物一定是自愿送出的且是个优质且很有用的东西,这个礼物的送出便单纯的是为了表达对娘家的亲情,不求回礼。
3、情景场合维度
情景场合维度下的礼物是一种表达仪式感的礼物,这种礼物出现在婚礼、葬礼、节日等情景场合下。
中国有着很多的节日,这些节日中大都伴随着礼物的交换,且在春节的时候礼物交换最为纷繁,而节日的情景场合下所有人都会被驱使着去进行礼物交换。另外在婚礼或葬礼这样的仪式性场合下,送礼的目的既是为了纪念某种仪式,也是为了还之前婚礼或葬礼主家送给自己家的礼。
4、关系维度
关系维度下的礼物是一种由利益驱使的礼物,它是一个人为了求人办事而送出的礼物。这种礼物表现出了很强的意动性,促使接受者作出某种反映。关系、熟人社会在中国汉族乡村是一种文化常态现象,“托人办事”为表达感谢而适当送礼,这在中国非常普遍。崔东村的崔姓家族人口数量较多,而其他姓氏的较少,因此每当其他姓氏的家中有红、白事的时候都要请崔姓家族的人过来帮忙,每次忙完之后,办事的人家都会送上办事剩下的酒肉以作感谢。此时的礼物在社会中扮演的是一个促进社会交际和商务交际的角色。
(二)别样的礼物交换
1、隐规则之下的礼物交换,在婚礼或葬礼的随礼中遵循着种种规则,这些规则包括送礼的大小要看礼单上所记载的收礼情况;乡村社会中的习惯;送礼者心中关系的亲疏。在河北省崔东村,每当有人家有红事(婚礼或百日宴)或白事(葬礼)时,街坊邻居都遵循着这样的规则。如果跟办事人家有着特殊的关系,那么随礼就要根据自己心中两家的关系去确定礼金的数额。
2018年6月17日,志斌的爷爷过世了,先是志斌的家人让来帮忙的邻居去通知其他街坊这个事情,然后其他街坊在得知该事之后除了去志斌家中帮忙,就开始准备着自己的礼金。志雷家住在离志斌家一百米左右的地方,这在村里算是比较近的街坊了,志雷的父亲在随礼前会首先拿出自己家的礼单,看看当初自己家有红、白事时收到了志斌家多少的礼钱,心里有底之后,会再去问问其他邻居准备随多少钱的礼,最终决定自己所要随的礼钱。③
2、实物与精神的交换,在拜神或者祭祀时人们所使用的贡品也是一种礼物,但是这种礼物的给出是无法换回实物回礼的。往往拜神者或者祭祀者带有的贡品,在仪式完成之后是要有一部分留下的。每月的初一、十五是崔东村村民中的信徒去庙上烧香祈福的日子。在当天中午,信徒们拿上事先准备好的香、元宝(一种纸折叠而成)、贡品等来到庙上,在祈福时会燃烧掉香和元宝,贡品也会留下一些,贡品为酒的话就要洒在灵位前,这样就意味着庙上的神灵收下了元宝和贡品,之后他们就会心满意足的离开,说是得到了庇佑,会全家安康。这样的祭祀行为在神灵或者祖先收下礼物之后拜神者或者祭祀者在任何时候都是收不到实物回礼的,他们所得到的回礼是精神上的满足或心灵上的慰藉,这对于他们是一种实物与精神的交换。
3、匆忙的送礼与收礼,拜年如同生命礼仪一样,也是一种仪式性人情往来,也遵循人情理论,也有固定的礼物要求,它与生命礼不同的是它是有时间性的,一年一次,给礼和回礼集中在几天之内甚至是半天之内完成。在河北省崔东村,每年的大年初一凌晨四点开始人们就开始起床洗漱准备拜年,有些家庭在之前就已经买好了要去拜年的礼物,还有的家庭因为怕拿太远麻烦,就选择拜年走到哪就在路边的摊上现买,不过相同的是去拜年一般都需要带上礼物。这一个早晨礼物交换的十分快,往往都是别人刚来自己家送过礼物,自己又提上礼物去了人家家里,甚至还有在送礼路上遇到彼此是去对方家里的,由于送礼范围只是本村内部,整个的礼物交换时间从凌晨五点到上午八点就基本结束了。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当代汉族乡村的“礼物”

下一篇: 当代汉族乡村的“礼物”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