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校使用的是统一教材,教育对象是某阶段所有学生,因此,教材繁难程度不适合低差生水准,教师凭经验取舍教材内容进行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和低效性就难以避免,学校大面积基础层级的学生呼唤适合自己的教材。开发适合低差生的校本教材既要考虑国家课程标准,也要联系低差生实际。一是要尊重教学大纲标准。教学大纲是适层性教材的根本遵循,不只是适层性教材编写的导向,也应是校本教材开发的“资源”,适层性教材编写必须接受大纲的指导和“约束”。二是教材的适层性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材应适切低差生认知能力、学力水平和智力现状,难易程度最多应定位于低差生的“最近发展区”,应剔除现有教材中“大而全”,低差生“过犹不及”的部分。三是强化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低差生学习能力的转化和培养。教学实践中发现,较之常规教学模式,低差生大多愿意在开展的动手活动中学习,实践活动成为低差生健康心理,优良品德的形成和丰富知识、能力增长的“脚手架”,是激发低差生学习兴趣和主体自觉的一种内在力量。四是扭转原有“大一统”评价方式。原有的用一本书的内容、一样的要求、一样的检测试题的考试考查不再适合这个层级的学生,新的适层性教材将为低差生获得较为科学的评价带来契机。教材不同,评价的内容难易程度必然有别。评价应以适层性教材为“据”,既考察“低差生们”的学习成绩,也看道德品质、学习态度、精神发展;既要看基础,也要看潜力,还要看低差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尤其要发现低差生的闪光点,让他们体验进步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