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影子银行扩张与风险积累
 
更新日期:2020-01-16   来源:宏观经济研究   浏览次数:24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影子银行的风险积累机制1、高杠杆的总量效应影子银行实现了资金的再次配置,但由于期限所限,大部分投资都是中短期债券投资,写通过资管计划等

 
(一)影子银行的风险积累机制
1、高杠杆的总量效应
影子银行实现了资金的再次配置,但由于期限所限,大部分投资都是中短期债券投资,写通过资管计划等各类金融工具多次交易、倒手,导致了社会融资中债务融资占比的上升,以及金融体系内部债务水平的上升。影子银行还给了许多经济主体以借贷机会,从而推升了新增广义社会融资总额和债务水平。这些都会导致宏观金融风险的不断累积。2008年经济危机已经证明,即使债务都发生在体系内部,其债务风险也不可忽视,这也是目前关注我国债务/GDP比、要求打赢三大攻坚战的基本逻辑。
2、资产质量和金融摩擦
影子银行的风险积累,还表现在资产质量的降低和金融摩擦的增加。可以概括为三点,一道德风险,二逆向选择,三信息不对称。
(1) 道德风险。道德风险进一步可以分为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地方投融资平台和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风险。金融机构内部存在委托代理机制,金融机构更有激励通过监管套利、降低风控等手段鼓励影子银行系统的快速膨胀,而由其导致的系统性风险、时间不一致风险均不必由本人承担,这些鼓励了部分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过度投机。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道德风险的问题在于及有激励大量贷款,若其届时无法偿还,则可以利用地位优势获得债务减免或展期,甚至获得地方补贴等等,因此表现为过度举债。而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道德风险意味着,如果预期到政府会对平台和企业提供隐形担保,机构会愿意绕过金融业监管提供授信。这即降低了社会资产配置效率,还会纵容部分僵尸企业浪费金融资源,导致资源错配的进一步恶化。
(2)逆向选择。影子银行的存在一方面确实为许多企业提供了资金,但其价格往往高于正规金融,这会导致一部分优质企业放弃影子银行的资金,而获得融资的都是风险较大、不确定性较强、支付意愿更高的企业,他们从全要素生产率上可能偏低,从而产生金融市场的逆向选择。
(3)信息不对称。在资产架构,信息披露等方面略有欠缺,而一些政策擦边球行为进一步加强了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体系出现部分效率损失。
以上几点原因共同构成了影子银行的风险积累,这也是政府目前着力监管规范影子银行业务的主要原因。只有正确认识影子银行双刃剑的特点,还能充分把握影子银行的优势,同时避免影子银行对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
(二)为什么资管嵌套会进一步放大风险
影子银行常见的业态形式就是资管产品的层层嵌套,但是这一做法会进一步放大市场风险。嵌套业务的重要原因规避政府管制,尽量隐藏资金的来源和实际流向,或者实现金融资产打包获得更高定价。从金融定价模型而言,资管嵌套,实现了分散配置,能够尽量避免单一股权或债权的波动和违约风险,降低不确定性。
但是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违反经典假定的做法。金融机构存在道德风险和短期逐利机制,金融机构内部也存在委托代理风险。这就大致了许多机构自身借短放长,加剧了金融市场期限错配风险,在表外金融产品构建中的层层嵌套,机构间交叉持有,规避合规风险和投资渠道限制。这种嵌套一方面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本身会带了风险的集聚,多个理财产品事实上形成了一个资产池或资金池,单一产品的风险可以通过嵌套机制扩散到多个产品当中,并通过资产配置比例限制、资产重估等效应,影响到一系列产品的投资和配置行为。
这样的机制在可预期的、单个头寸风险暴露时,能够表现出更低的波动率和更为稳健的投资回报率,但是当资金收紧或出现重大外部冲击,会导致风险在整个产品链条的传导,并通过机构现金流和资产配置,冲击机构资产负债表,将单个资产的风险传递到金融市场本身。金融机构刚性兑付,甚至保本保息的做法,也使得标的部分由机构承担,而表外业务不需要计提风险准备金,部分机构的激进运作会使得其暴露在较大的市场风险下,从而给金融市场带来交易对手方风险。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影子银行扩张与风险积累

下一篇: 影子银行扩张与风险积累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