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博物院的儿童教育模式在长期的摸索与创新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实践”模式,目前已经形成两种较为完善的具体教育方式:“儿童走进来”、“博物院走出去”。接下来,此文章将结合具体活动案例对这两种形式一一刍谈。
1.“儿童走进来”
在内蒙古博物院的儿童教育活动中,“欢乐大课堂”是融合众多类型的综合性社教活动典型模式。它以亲子、低年级小学生、高年级小学生为主要对象,以馆内设施及馆藏文物为依托,结合内蒙古地区的民族特色与不同展厅的内容,设置民俗文化类、历史文化类、爱国主义教育类、自然科技类等生动活泼的知识竞赛模式,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沟通能力,同时除此之外,让儿童学习到更多内蒙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加深对家乡的了解。以历史文化知识竞赛为例,该竞赛一共分为三个环节:必答题、共答题、抢答题。参赛选手以现场答题的方式进行选拔,每队由两位队员组成。比赛的题目类型多样,既有需选手独立完成的“视频答题”,也有注重团队合作的“化石鉴定”、英文版的“你来描述我来猜”。其中,需要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的题目也不少。在“摇动纺车纺线线”中,辅导老师会亲临现场传授纺线技艺,大家可以自主选择材料并用自己纺出的线提拉木桩以检验效果。最后的抢答题多以民族特色文化为题材,民族服饰竞猜、听草原歌曲答歌名的题目在增强同学们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活动参与度。
此外,该模式除充分利用儿童的在校时间,也关注其课余时间,推出“相约周末”系列特色教育活动。该活动以6至15岁的儿童为博物院的藏品为活动设,让儿童在动手参与和亲自体验不同的特色主题,突出博物馆教育互动体验式学习特点,如亲自制作嫁衣为主题的“公主嫁到”活动,了解红山文化同时可以动手修复破碎器物的“红”门宴,体验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的系列活动,走进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蒙古族“衣食住行娱礼”系列活动,体验解蒙古包的搭建及家居陈设、勒勒车文化和骑马之术、蒙古族长调和呼麦艺术、蒙古族传统绳艺、皮囊壶艺术、礼仪礼俗等民俗文化活动。
2. “博物院走出去”
2015年3月,内蒙古博物院首次将院外教育活动“行走中的博物馆”推进呼和浩特市部分中小学,与多所学校开展馆校合作新形式。此次馆校合作以特色课程为主,其类型分为自然科技类,历史文化类,民俗文化类,艺术鉴赏类四种,由博物院讲解员负责教授。授课过程中,讲解员多以鹰形金冠饰、鄂尔多斯妇女头饰、契丹鸡腿瓶、蒙古族勒勒车等经典馆藏文物复制品为教具,对其历史沿革、造型特点、文化内涵等进行解释,还在最后加入小组合作动手制作教具模型这一环节,寓教于乐,在更高的程度上将博物院的文化成果惠及更多学生,使得校园和博物院这两大社会教育机构形成合力,共同助力中小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文化素养等的培养。
另外,内蒙古博物院还本着理念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理念,利用最新高精度可视化三位数字还原技术、触摸互动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以及大数据量的远程传输与控制,做出“流动数字博物馆车”,深入各个民族学校、残疾儿童学校、偏远地区中小学及幼儿园等,让儿童不仅可以轻点手指从任意角度放大、缩小和旋转,同时也能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不同主题的数字文物展览,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突破博物院地理条件限制,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