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依托马克思主义人本化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力促教育强国
 
更新日期:2020-01-17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浏览次数:27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作为无产阶级政权领导下的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人本化理念渗透在全中国人追求共产主义的方方面面,人本主义是马克思伟大哲学思想发展的立足之本。

 
作为无产阶级政权领导下的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人本化理念渗透在全中国人追求共产主义的方方面面,人本主义是马克思伟大哲学思想发展的立足之本。高校的教育是培养具有高素养的人才的教育,是追求创新与发展特色的教育,在这个教育过程中,高校的教育始终需要以“学生的健康幸福教育”为本,要始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人本主义是需要通过道德影响和规范的法律引导来培养高层次的“道德与个体意识中的自律性”,人只有以自律来发展自我,监督自我,才能让整个社会发展和谐,所以下面将以人本主义谈:“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
(一)构建精品法律课程体系 强化学生观念自律
在大学生的日常品德文化教育和法律常规政策教育中,大学的思政老师和高校的辅导员老师都在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道德理念教育,以及法律常规教育上下功夫,原因在于:整个大学生群体也是良莠不齐,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完全按照学院的纪律要求,能够以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独立个体来参与学习,参与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例如近几年高校的“艾滋病发病率、大学生违法犯罪和大学生参与色情交易”等为道德所不齿,甚至违反法律的行为不在少数,这足以说明,道德教育与法律法规教育要常抓不懈。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崛起,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价值观混杂,要在这样一个纷杂的社会环境中,让大学生在道德情操,懂法守法意识以及个人公民行为规范自律性上做到健康有序,能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高等教育要承担的责任和肩负的使命就是:“加大道德熏陶教育,强化法律教育”,尤其是面对一些大学生群体知法犯法和道德底线沦陷的问题,高校最科学明智的选择就是:“在精品课程体系构建上下功夫”,以法律基础课程和法律法规常识和经典案例教育的相观课程体系的构建为例:大学的思政部和教育学院要积极利用微课平台,信息化讲座,校园法律案件模拟小法庭还有政府执法机构进校园参与普法宣法的实践课程的教学等
(二)依托辅导员工作创新力 优化学生行为自律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中最直接的责任人,也作为最重要的管理者,关系到大学生的综合管理的成败。引言的综合调查中已经通过图表调研说明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近几年大学生的自律性水平在不断的下降,自律性水平的下降已经能够充分的说明一个问题;“高校在大学生的自主意识、道德规范和自律性”方面的引导教育的时效性不强,对大学生个体的自律意识培养有所放松。而从高校管理的层面来讲,大学辅导员是直接接触学生,并且能够通过班级活动、通过与学生的有机交流还有学习生活上的交集等获取不同学生的第一手信息。所以高校要在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方面有突破,必须要重视和强化大学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集体来讲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针对自己所管理的学生进行工作创新;
首先,建立每个学生个人信息台账,要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在充分了解这些学生的基础信息和家庭背景以及高中综合表现的基础上,采用心理疏导和校本德育文化教育的形式定期在班级开展“大学生文明礼仪和大学生法律道德规范行为要求”为主题的班会或者联谊会等,这些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强化班级凝聚力,另外一方面有利于辅导员和大学生群集之间的关系,对于今后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最主要的是精细化了解大学生可以很好的有的放矢的对她们进行自律意识的培养,例如“经济消费抵制奢侈消费的自律意识,理性交友抵制糜烂的男女关系的自律意识,自主高效学习抵制消极应付的自律性,杜绝慵懒积极进取科学规划人生职业与发展的自律性”,这些自律品格都需要通过高校辅导员一日教育管理中点点滴滴的引导教育;
其次高效要借助信息化研修平台和更多的学历培训平台和机会,不惜余力的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养和育人管理的水平。尤其要培养高校辅导员在党政政策,大学生就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学习和思想认知提高上要有个性化和独一性的成就,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在学生思想意识引导和学生自律意识培养上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例如利用校报发表大学生优质管理的一些学术研究,深入大学生家庭通过就业引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让他们面对诱惑颇多价值观多元的社会思想文化能够理性选择契合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逐渐融入和谐社会文化群体,成为未来的建设者和英才,只有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创新意识有了,创新能力整体提升了,就可以从大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循序渐进的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了。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依托马克思主义人本化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力促教育强国

下一篇: 依托马克思主义人本化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力促教育强国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