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预言“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并指出“大数据”是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2008年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的推行,使得信息资料海量增长,“大数据”概念得以延伸,技术应用开始受到关注。[]2012年,随着联合国《大数据促发展:挑战与机遇》白皮书的发布,大数据走入了大众的视野。2013年(学界称为“大数据”元年),全球诸多领域通过分析与挖掘大数据促进了自身发展,大数据开始得到了大众认可并渗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现阶段,大数据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美中不足的是,政治法律领域内与大数据有关的成果并不多;
但可以预见的是,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实践方面,大数据已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在众多行业产生了巨大价值,其中互联网、电信、医疗、金融是现阶段开始尝试利用大数据来推动业务发展比较常见的领域。例如在银行领域内,运营优化作为大数据的应用就能够帮助银行通过信息流获取客户的习惯,预测客户需求,从而帮助银行推出更贴合大众需求的产品。
思想政治教育从网络时代到大数据时代,是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必须产物,体现着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也强调我们应推动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改善。[]胡昱东、胡高权也提出,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手段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面对这样的变革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仍然只是沿用原来的定性研究方法,那么我们将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和科学化。[]所以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大数据成为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是时代所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必须主动地把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结合起来,抓住大数据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勇于迎接大数据背景下的时代挑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增添动力,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未来才能在意识形态方面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