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是文化育人的核心
1.1发挥大师的文化内涵
梅贻琦对大学的诠释是“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对书院也一样,大师背后的人文理念与情怀的渗透在书院制发展中潜力更大。青年人的精神追寻是大师背后的内涵,通过大师的德行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素养与价值观。书院制本质在于大师的教育引导,没有大师的陶冶,齐全的硬件设施也难以起到良好的育人作用。例如复旦大学现有的4个书院,均以老校长的名或字命名。当然,除了在书院命名上体现大师育人功效,高校内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优秀教师们也应该参与到书院育人工作,通过与学子面对面交流、交心、交友,为大学生发挥榜样标杆力量,并逐渐发展形成书院所独特的文化底蕴。
1.2通过导师制、社团提升凝聚力
传统学院制教育模式中,除了课堂上的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课下的素质教育主要由辅导员负责,但在书院模式中,由于辅导员繁杂的书院日常事务、学生工作,又基于书院得天独厚的设施、文化条件,应该让更多师生投入书院素质教育环节。
基于导师制的文化育人队伍对于书院是必要的。关怀学生成长、具有教育理想的导师源自高校师生,由高年级学生担任生活导师,由优秀教师担任思政导师,两者通过与书院学生的深入交流,达到育人效果。组建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增强学生对书院的亲切感和荣誉感,实现书院学生自我管理。这些学生社团不仅可以在书院里举办活动,而且还与其他书院进行各类竞赛比拼,不同书院间的竞争让学生们更珍惜书院荣誉,达到增强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