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名称中,包含四季变化、气温特点、雨水状况、物候等,但中心思想是指导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当然,我们必须看到,“二十四节气”在西汉成型以后,其内容不断丰富,在48个汉字所包含的内容之外,还应该包含数量巨大的农谚,并且随着地域的不同,其所包含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外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节气歌延传至当下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日常。但由于经历不同,体现出不同年龄与职业者对其有着较大差异性的情感与认同。似乎年长者与农业耕作者对其更有话语权,这源于他们先验性的实践累积,使得二十四节气真正成为生产与生活的预告者与释义者。与此不同,都市生活的年轻一代,由于所处环境、生存状态与生活理念的差异,二十四节气无法直接对其产生指导性影响;亦或是二十四节气的传播方式限制了使用人群的广泛性与其在年轻人群中的渗透性。正如季中扬所述:“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城市化、人口流动、村庄拆迁、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以及农业科技的发展,传统的节气歌、谚语丧失了固有的传承空间与传承主体,二十四节气作为“非遗”,其活态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与精神意义,决定了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然而保护并不是束之高阁,传承也并非依靠口号宣传。“传统”是日常生活实践的主体,是流动的进程,不是静态的结果,所以它的存在本身表明了它具有不断适应和吸收新文化元素的能力和进程。这样的“传统性”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中国文化漫长的历史中。因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应是发掘其物质与精神功能,并与之现今的生活相融合。其应对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性,能够丰盈人们的生活,助力社会的进步。年轻人做为当今时代文化传承的主体,让其接受并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单纯的歌谣传颂似乎有些太流于形式,关键需要其在欣然接受中顿悟其巨大的生活影响力,历久弥新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达到二十四节活态永久传承的夙愿。然而,想达到这样的活态传承,首先,需要社会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的认识与接受。二十四节气也面临同样的境遇,如何被当下民众认同,这需要我们应用新时代的发展观念理解二十四节气。早在1972年,E.H.贡布里希就这样写道:“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视觉时代,我们从早到晚都受到图片的侵袭。” [7]图像时代,持续的二十四节气文字传承似乎有些迟钝与缓慢,要扩大其受众范围,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视觉转化。德国艺术评论家瓦尔特·舒里安关于图像与文本的论述:“图画就是一种编了码的现实,犹如基因中包含有人的编码生物类别一样。所以,图画总是比话语或想法更概括、更复杂。图画以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浓缩了的方式传输现实状况。” 针对二十四节气图像与符号的转化,需要在准确构建节气文化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杜亚泉先生提出的“接续主义”,“新”一定要接上“旧”,接上“旧”的“新”才是创新。此外,接续效果的良好与否,传播效果至关重要。无论何种类型的图像,最大化的实践视觉权利都是其天然的本能。这种权利实现的最大化,一方面是对每个观看图像的个体实现最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是使尽可能多的观众观看图像,接受图像所传递的视觉信息,并受到图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