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入挖掘教育内容
在实施“课程思政”时,高宁[8]等建议,将学科专业培养方案中“高素质”、“健全人格”等抽象概念细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笔者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军队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等文件中与“课程思政”相关理念与要求,结合多年军队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经历,梳理和概括了军队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教育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激浊扬清,中西方文化比较甄别。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资源多基于英美等国家的语言文化文本,这使得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输出与影响成为主流。作为军队院校大学英语教员,时刻要清醒意识到,必须对西方文化激浊扬清,入木三分。在中西文化差异教育时,不仅仅限于礼节礼仪、节假日等风俗习惯的差异比较,更重要的是信仰、人生观与道德观等思想层面的深层刨析。比如,西方价值观念中极力推崇的个人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等价值观念对当代军校大学生就是极大考验,军校环境下,如何让独生子女家庭中长大、且受多元价值观影响的军校学员,从内心认同并自觉践行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军营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的价值取向,无疑是中西文化对话与交融的必然话题。
其二,中国声音,用英文讲讲身边故事。未来大学生标配是“全球胜任力”:“对地方、全球、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对他人看法和价值观表示理解和欣赏的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有效互动的能力”;“为了集体的福祉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行动的能力”[10]。勿容置疑,这些能力的根基牢牢系于母语文化的深厚底蕴,基于对母语文化与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也源于对母语文化知识的积累和用外语表达母语文化能力的提升。所以,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具有的基本文化素养和文化风范,对于军校学员而言,在对外军事交往中用英语展现和传播中国文化、军营文化,亦是如此。因此,大学英语教学需要英语学习与中国文化传播相结合,需要用英语讲讲中国故事及身边事以培养与提升学员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这无疑也是另一种“课程思政”的教育。为此,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专门的中国传统文化章节,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补充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与热点,随时学习、学会用英语表达新事物、独特事物、具有中国特色术语等等的英文表述,把大学英语教学和中国声音传播紧密结合起来,使英语学习接上中国地气。
其三,特殊使命,“军味”与“战味”熏陶教育。军校学员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承担的使命有所不同,军校学员必须具备军事英语能力、军事文化底蕴,才能更好肩负、完成对外军事交往中的各项任务。因此,军事英语及军事文化教育是军校大学英语教学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此,军校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也需挖掘“军味”与“战味”相关教育内容。比如,在军事知识学习与军事英语技能训练过程中,适时穿插我军红色革命传统文化、先进军事文化等教育内容,也可遴选部队官兵训练、演习中的先进典型、英雄群体等作为语言技能训练的素材,使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培养与学员日常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营造积极向上、导向鲜明、充满军情兵味的氛围。
2 探索教育方式与方法
军校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方式与方法也需关注。军校学员接受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机会较多,如果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以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简单粗暴的形式进行,易引发学员反感,更易使学员丧失英语学习兴趣。可以探索以下方式与方法:
其一,问题式思考。根据教学内容,教员合理设置问题,引发学员思考,让学员在思考的过程中有所感悟。问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但需要注意的是,问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并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及难易程度等。比如,在“From Civilian to Soldier”教学单元中,可以设置问题“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ilitary lifestyle and civilian lifestyle?”,通过军旅生活与普通民众生活的对比,引发学员对军旅生活中守纪、奉献、敬业等精神的再思考,增强军人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其二,启发式讨论。针对某一话题,教员启发学员思考讨论。启发策略可以是层层深入的师生对话,也可以是观点各异的生生讨论,目的是引发学员“由内而外”的思考与讨论,从而触动内心深处的认同感,并自觉践行到行动中。比如,针对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3 提升教员队伍意识与能力
教员队伍“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直接影响“课程思政”实效,因为教员是“课程思政”第一责任人,是执行者与实施者。笔者对本单位大学英语教员的“课程思政”认知、实施等情况访谈,发现以下问题:其一,对“课程思政”内涵认知欠缺。部分教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了解还停留在“思政课程”阶段,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程要解决的问题,与大学英语教学关系不大。其二,对大学英语课程人文性功能认知偏颇。教员们普遍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传授语言知识,提升语言技能,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而这些知识与能力培养、提升多基于英美等英语国家文化的文本,语言的人文性功能也多体现于此,极少涉及中国文化与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内容。其三,对军队“军”味体验不足。目前,军队院校中参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文职人员愈来愈多,文职人员相对年轻,思维活跃,加之入军队时间短、实践少,对部队、军队院校认知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军”味的人生观、价值观熏陶与引有所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