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大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少
近年来,省属高校普遍重视国家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国家基金项目立项数均有较大幅度增加,但在立项的项目中往往青年基金所占比重较大,面上项目偏少,重点项目则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省属高校获得的省部级和厅局级一等奖往往偏少,制约了国家科技奖的申报。
分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省属高校师资队伍科研基础、科研意识比较薄弱,想申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又基础不够。二是近年来师资队伍学历层次虽有提高,但缺少真正的领军式高端人才带领大家在科研上有效突破。三是科研时间少,教师教学任务都比较重,专任教师的教学任务重,难以挤出更多时间搞科研。2教师教学任务重,主动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不高
省属高校往往是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因此,有人认为地方高校从事科研活动会冲淡教学这个中心;还有人认为地方高校不要和重点大学在科研上攀比,造成师资力量的分散。这些思想阻碍了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的科学化,增加了地方高校发展的难度。因此,要想做好科研管理工作必须首先明确科学研究在地方高校中的作用,尤其是要发挥好中青年教师的作用。
搞科研要靠中青年教师,最佳年龄在25-45岁,但部分中青年教师科研积极性不够高,搞科研一靠兴趣(随意),二靠利益(评职称)、三靠政策(科研奖励),没有把搞科研作为本职工作,而是为应付完成任务,这样的后果是所出的科研项目数量虽多,但真正有水平的成果少且质量不高。3学科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学科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是普遍存在于省属高校中的一个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有的院(系)教师整体比较年轻,有的院(系)教师偏向老年化,科研梯队青黄不接。二是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人数偏少,缺少学术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三是高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偏少,缺少新鲜的血液,无法获得学科的前沿知识,科研也就找不到突破口,也就出不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