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学生能系统掌握岩土工程基本理论、独立进行岩土工程设计、具备工程师设计与施工训练技能,还能为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根据办学经验和专业特色,结合课程知识及课程衔接关系,往往采取对数门课程进行捆绑、合并的方式来构建课程群[8]。该举措虽然在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发展、加强团队建设方面取得了成效,但是对处于新经济时代点多面广、施工条件复杂、技术更新快、需多专业协同施工的大基建工程项目更需要技术精湛、适应能力强、具备创新型思维、能对复杂条件施工技术提出见解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务必要改变传统捆绑式课程群的构建方法。文中将以人才资源为本位,搜索课程系统关键要素为准线,运用过程角色论定性方法和全局系统思维故障分析树定量方法来探讨“新工科”背景下岩土工程课程群的构建。
过程角色论是苏格兰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提出的社会哲理,重点强调社会生产中人的角色扮演,在经过训练和教育后,以功能和价值体现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起决定作用,凸显了以人为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以地方高校构建课程群活动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学生在“企业-学校-自身素能”各站点中不同角色的扮演,并通过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和自我学习以互动过程中卓越能力的角色期望来体现,达到多赢,因此该方法的重点是要精准搜寻角色扮演过程中关键线路与连接点,即PCA人才培养模式,构建Post(企业供需岗位)-Credit(学校学分考核)-Ability(自身素能)关键路线构建课程群的方法。
1 “企业岗位围绕”的课程群构建
地方高校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和服务企业,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本和技术服务,其中土木工程的毕业学生主要是面向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单位从事技术活动,尤其在国有大型施工企业接纳学生之多、岗位之广[9]。由于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各异,不同企业根据在建工程建设规模、资源调配、质量与安全等方面对毕业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特别是那些高新技术施工企业、咨询公司,在先进材料的应用、工程抢修加固、智能设备与信息化施工项目等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目前地方高校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培养主要还是通过学校所开设课程的内容获取,属一种封闭式的学习,而企业学习与顶岗实训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新工科”背景下课程群的构建要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建设以及实践技能训练等方面进行革新,不能忽略学生角色的行为主体,不得使学生的知识完全束缚于课本课堂知识,受梏于编者的思维。据调查统计,地方高校岩土工程毕业生主要从事于地下建筑、交通路基、桩基检测、水利库坝、矿山建设等大中型工程建设,而这些施工项目和生产技术又是地方高校难以提供的,因此课程群的构建与人才培养同企业岗位应密不可分,进而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建设特点来进行课程群构建是必须的。
地方高校应根据自己的特色和企业岗位需求,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能力提升角度为切入点,针对典型的岩土工程项目,特别是在轨道交通、节能技术、智能施工与信息化管理等高新技术领域来建立课程群,譬如地下建筑施工项目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可以围绕地下建筑施工环境、材料供应、人才供给、施工流程、关键技术、经济成本等方面建立地下建筑施工项目课程群,通过该课程群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使学生对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监测检测形成链条效应,也能使学生更熟练地提早介入职业状态;再通过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可以驱动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锻炼敏锐的观察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还能够提出施工新思维和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最终形成了地下建筑材料-地下空间规划-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地下工程施工;地下结构监测检测-地下建筑BIM技术应用-地下工程经济与信息化管理-地下工程环境评价两个课程群,而在专业课程群构建过程中,切记盲目追求长大课程链,还要保证所建课程群在学时、难易程度要一致。
2.2 “学分制考核”进行课程群构建
学分制始于哈佛大学,1978年在我国开始试行,目前已全面展开。学分制是高校进行常规教学管理的一种制度,以课程考核等级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通过所获学分绩点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尺度和毕业标准,已在人才培养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科院校大都是以16理论学时、1周课程设计和1周实习为1个学分,结合考核成绩来获得该学分绩点。目前,大部分高校岩土工程人才培养总学分为170学分左右,其中通识基础课的学分占比在50%以上,而专业课时还在不断压缩,学分不断减少,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倍感时间的不足,以致专业认识水平没有提高,同时现有的学分制也还没有理清课程的难易程度、课程的适用性、衔接课程的重要性等因素对学分值的影响,所得学习效果的评价是不完全的,呈现出学生是为应试而学习,为高学分绩点而考试。同时课程考核大都还是以必修理论课为主,学生自主选课获取学分空间小,且创新型课程更少,这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和技能提高,不符合“新工科”建设和产业需求。因此学分制考核应体现课程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在新工科建设中,要求学生更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适当提高自主选课、实践课程、创新型课程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