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经过专业认证改革之后,结构设计原理实验课已独立于理论课程单独开课,成为土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包括钢筋混凝土超筋梁和少筋梁的正截面受弯性能实验、钢筋混凝土斜截面破坏实验、钢筋混凝土柱偏心受压实验和钢柱轴心受压失稳实验等。实验过程大致包括以下步骤:(1)实验指导教师根据理论授课进度,安排好每项实验的进程;(2)实验指导教师将指导书和实验报告分发给学生,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3)实验指导教师完成实验试件的设计、制作以及测量仪器的安装。(4)实验指导教师进行演示实验,专业学生观测正截面应变分布以及裂缝、挠度的发展和开裂,并记录数据;(5)专业学生根据记录的数据撰写实验报告;(6)指导教师批阅报告,将成绩录入系统。以上培养模式虽然能够让学生观察到实际结构的破坏过程,基本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校配套硬件设施较薄弱
吉首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发展历史较短,结构实验中心尚未建设完成,原实验室场地有限,短时间内实验人数众多,学生往往只能观摩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客观上不能参与结构实验的全过程。因此,学生的实验内容仅仅是记录仪器仪表的数据,并根据数据撰写实验报告。至于这些数据的内在联系是什么,是否存在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一无所知。
(二)学生不熟悉实验过程
虽然在实验课程开设之前,指导教师已经把指导书下发给学生,并督促学生提前预习,但由于缺乏相关的考核机制,最后成绩仅仅由实验报告一锤定音,导致很多学生未进行预习就直接进实验室,不清楚实验的内容和目的,成了一个机械的“数据记录仪”。另一方面因为学生未直接参与试件的制作过程,所以对指导书里的如何绑扎箍筋,如何贴应变片等内容缺乏直观的认识,导致预习起来枯燥无味,预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实验报告存在雷同现象
由于进行的是集体观摩实验,组内同学记录的数据都相同,实验报告的格式固定,导致实验报告的撰写过程变成了简单的填鸭式体力劳动,抄袭现象难以避免,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指导教师只能根据实验报告的字体评分,最后的成绩也大同小异,没有明显的区分。
(四)学生缺乏反馈意见
学生在提交实验报告后,意味着这门课程的结束,指导老师评阅实验报告后进行成绩登录。学生虽然能通过系统看到自己的成绩,但是不清楚报告的扣分点在哪里。此时学校已经进行材料存档,就算想进行修改,由于实验成绩已经确定,也缺乏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