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实现个体—高校—社会三级目标的联动发展
 
更新日期:2020-03-04   来源:高教探索   浏览次数:16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医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简称《课程》)作为提升医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教学方式,其价值旨趣在于培养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医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简称《课程》)作为提升医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教学方式,其价值旨趣在于培养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健全系统完整积极的人格、促进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传统《课程》教学存在教学内容枯燥,难以达成“转识为智”目标、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氛围紧张,难以充分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基于传统《课程》教学的局限性,教学改革的价值维度聚焦于以下三级层面。

1、个体素质提升的价值诉求

教学改革的方向首先应实现医学生核心素质的提升,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形式等进行改革,积极扬弃传统《课程》和其他通识课程的特点,促进医学生心理弹性的提升,使其无论在高校扮演学生角色还是走入工作岗位扮演医务工作者角色,在个人发展、人际交往、挫折应对等问题上都能理性冷静地认知外在环境和自我、平和有效地调试情绪、采取健康积极的应对方式。这对于学生人格完善、积极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诉求

高校是向社会输送人力资源的主要渠道,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以及高校自身的健康发展。高校对于经过论证具有可行性的课程教学改革给予组织保障、制度倾向、资金和人力支持对于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成功具有直接影响。反之,教学改革的成功也能够推进高校“金课”打造、减少“水课”数量,保证国家人才培养的要求,满足社会需要。可见教学改革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成相辅。

3、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诉求

国内外学者对教学目的的价值取向分为三类,18、19世纪近代教育学家卢梭、裴斯泰洛齐等倾向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德国哲学家那托尔普、法国思想家涂尔干等坚持教学目的的社会本位论,杜威则强调兼顾两者。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目的遵循着社会本位论精神。社会本位论的倡导者们认为教育是由社会发展需要决定的,因而教育的终极目的也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高校发展潜能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影响着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职业胜任力的提升,对于减少医患矛盾、清朗医疗环境、完善医院管理机制、推动地方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驱动意义。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实现个体—高校—社会三级目标的联动发展

下一篇: 实现个体—高校—社会三级目标的联动发展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