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原因探析
 
更新日期:2020-03-11   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   浏览次数:17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需要课程思政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施教主体在各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教学环节,营造教育氛围,以间接

 
 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需要

课程思政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施教主体在各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教学环节,营造教育氛围,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将施教主体所认可、倡导的道德规范、思想认识和政治观念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并最终传递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主体,使后者成为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的教育教学理念2。

2017年12月, 教育部党组引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当今世界价值多元化、利益诉求多元化的背景下,仅仅依靠思政课堂教育对学生开展道德情操教育尚且无法很好地满足形势需要和学生的成长需求,因此,有必要拓展思政教育涉及面,将其引向更加全面的发展方向,全方位立体打造高校全学科育人的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内涵及教学素材,利用课堂教学传播思想引领价值的契机,强化“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实现日常课堂教学的价值和使命之余,通过一系列隐性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生在接受知识、增长智力、提高能力的同时明确自身责任和担当。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思政教育缺位现状

受到学科视阈的限制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在高校英语课堂上,教师主要关注语言知识、技能以及英语文化的传授。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主。相应地,教学理念也以教授英语语言技能,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为中心点和出发点。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培养,可以说多数英语教师都认为应该由思政课教师承担。正是这种固化的教学观念使得大学生单纯学习了西方语言和文化,错过了对比和批判性吸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世界观的机会,错失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养的机会。

深入思考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缺位的原因,当前局面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1. 顶层设计上,制定教学大纲之初并未将思政教育考虑在内,教师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意识不足,思政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不够突出。2. 教学考评主要针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考察评估,注重实操能力忽视思想道德培养和价值引领内涵,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大学英语教学重技能轻德育的认知局限。3. 学生学习外语功利性目的较强,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或者为了出国深造考取较高托福雅思成绩。这种功利性的学习动机导致学生以考试为中心,只关注提高应试技巧的内容,忽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有关价值观塑造、道德情操培养的内容,最终呈现出高语言技能,低政治素养的遗憾。


大学英语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契合点

传统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思想政治塑造大多依赖专业思政课程实施,形成思政教学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分而治之的基本模式,彼此之间没有契合点,极少开展学科合作。然而,课程思政与通识教育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并非平行关系,打破学科边界,开展英语教学与思政教学的跨界合作有其现实及逻辑基础。

首先,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的外延与拓展,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实现内涵式提升与发展的路径。课程思政最大的特点是其高度的融合性—— 与具体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相兼容,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实现树德立人,润物无声的教学目标。

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意识的载体,传授语言实际上也是传递一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大学英语为思政教育提供了绝佳学科基础、教学素材。深度挖掘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成分,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破单一语言教学的视阈局限,从内容着手凝练思政底蕴,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导。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挥大学英语科的影响育人功能,即在培育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给学生浸润积极地理想信念。正是大学英语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潜在育人功能,为“课程思政”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可能。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进一步加强“立德树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依托,通过语言表象深度剖析并批判的了解人文内涵,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培养正确视角。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原因探析

下一篇: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原因探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