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时俱进。大学生思想引导移动互联模式是指高校结合移动APP(主要为QQ、微博、微信),以群、微博官微、微信公众号为平台直接发布相关内容进行线上大学生思想引导的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特征:一是以移动互联网为媒介;二是在线上虚拟平台直接发布大学生思想引导内容。接下来,本文将对群、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三个平台进行具体介绍。
(一)群
群在高校教育方面的运用通常以班级群、年级群、组织群的形式,类型主要包括QQ群与微信群。群是信息发布、共享、反馈的平台,群成员都可以在群里发布或分享信息。在运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时,群的功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信息传播结构由网状变为树状。相关思想引导内容的发布主体不再是任意的群成员,而是官方代表,这个代表通常为高校团支部、党支部的成员。
在使用体验方面,QQ群相较微信群其实是更为便利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笔记本端的QQ群信息与手机端同步,不会因为后续信息造成历史信息的遗失;另一方面,QQ群可以不添加好友就私聊群成员,而微信群需要先添加好友。根据使用体验与路径依赖,QQ群似乎是大学生思想引导的首要选择。然而现实却是微信群与QQ群旗鼓相当甚至隐占上风,这或许与人们对新技术产品的喜好以及微信更沉稳的品牌形象有关。
(二)官方微博
高校官方微博是高校信息发布、形象宣传的有效平台,官微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发布内容与粉丝交流,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与娱乐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学生思想引导内容的严肃性削减了官微的互动效果,简单的转发与点赞也体现不出思想引导的效果。
(三)微信公众号
高校微信公众号的功能相较前两者更为综合,除了信息发布外,一般还包括咨询、校园地图与内置图书馆等功能。但在大学生思想引导方面,微信公众号与前两者功能相似,只是连接引导者与被引导者的平台,甚至可能效果更差。毕竟微信公众号在信息获取的简易与互动性方面不占优势。
综上所述,群、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都是连接引导者与被引导者的平台,引导者通过在平台上发布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引导移动互联模式主要有三个程序:首先是建立联系;其次是思想引导,完整的思想引导过程包括信息发布、信息接收、信息吸收三个阶段;最后是反馈机制。
其中,在思想引导过程中存在大学生只关注不接收的问题。只关注不接收,思想政治教育无人问津是大学生思想引导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高校官方微博与微信公众号这两个平台更为严重。由于必要信息都会在群里进行通知提醒,大学生访问高校官方微博与微信公众号的频率相对较低。发布在微信群的思想引导内容,大学生或许还会看一眼文件名但并不下载阅读;发布在官方微博与微信公众号的思想引导内容,其存在大学生甚至可能并不知晓。线上思想引导过程的难监督与大学生的兴趣导向的信息筛选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难以保证。评论、思想报告等形式的反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大学生接受思想引导的积极性,但仍然存在原创性、态度敷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