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学前教育专业歌曲弹唱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更新日期:2020-03-11   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浏览次数:20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歌曲弹唱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在通师高专学前教育系组织的即兴弹唱职业技能考核、教育实习实践等诸多活动中,发现很多学生在歌曲即兴弹唱时都会出

 
 (一)歌曲弹唱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在通师高专学前教育系组织的即兴弹唱职业技能考核、教育实习实践等诸多活动中,发现很多学生在歌曲即兴弹唱时都会出现诸如停顿、重复、不连贯甚至弹错唱错等现象。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2016年4月设计了涵盖十二个方面的调查问卷,如:“您读学前教育专业之前是否学过钢琴或声乐”、“您觉得‘弹唱’是所有专业技能中最难学习的吗”等等,向学前教育2013、2014级初招和2014、2015级高招发放问卷560份,收回有效问卷521份,问卷回收率93%,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第十一条内容即“您觉得‘弹唱’是所有专业技能中最难学习的吗”有84.6%的学生选择了“是”,也就是学生普遍对于弹唱课程都有畏惧感,认为学前技能“画(做)、说、写、跳、演、弹、唱”中最难掌握的就是幼儿歌曲弹唱。鉴于此,我们随即在课程、教学、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梳理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程计划不够严密

原先制订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计划,在音乐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三年制高招两年半每学期只设置两节音乐技能课。这就导致高招起点学生的课时数难以完成理论、视唱、歌唱、琴法、弹唱等音乐课程的教学,因而这种未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置的缺陷,完全不能满足培养学生高水平弹唱能力的教学需求;而五年制初招后两年半每学期只安排了两节弹唱课,学生在弹与唱的协同发展上也是唱弱与弹,他们弹唱能力的发展也不平衡。

2.教学内容不够系统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琴法、理论、即兴伴奏、弹唱等教材浩如烟海,但内容大同小异,绝大部分都是沿用音乐院校的专业教学模式,缺乏弹与唱内容的知识点和进度上紧密联系,加上部分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存在个性因素,更带来了教学的不平衡。如音乐和琴法教师选择的知识点和进度不尽相同,学生在弹唱的学习上也就不能很好地形成合力。同时也因为学生难以一时接受诸多的内容、学习困难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许多学生弹、唱技能的发展不平衡;到了高年级歌曲弹唱教学时,因为弹、唱技能的不平衡,就很难形成提升弹唱能力的合力,培养弹唱能力的目标也就难以达成。

3.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基于“实践是理论的应用”,许多教师总认为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之前,必须先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9]。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从理论知识入手,先讲很多的乐理、歌唱、钢琴的知识,在学生了解掌握一定的理论后,再开始唱、弹的实践;到了高年级学习歌曲弹唱课程时,也是非常强调即兴伴奏的理论知识,往往从C调的正三和弦连接入手,分析伴奏织体的形式,然后编写伴奏谱,再到钢琴上进行弹奏,等到弹奏熟练时再进行演唱。这种“理论到实践”看似一种完美的教学过程,其实教学方法非常单一枯燥,不够灵活,学生缺乏音乐听觉支持,缺乏钢琴、歌唱全程实践操作,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往往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4.课堂内外不够贯通

高校教师在教学之余很少深入到学生课后的训练中,学生在课堂里学到的弹、唱等知识,尚不能准确自如的迁移到课后训练中来,因此部分学生止步于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应付式的学习心态。还有部分学生因为课堂内学得一知半解,在课后实践中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学生弹唱能力难以形成。

5.实践展示不够常态

虽然任课教师也有目的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展示,如课堂检测考试、参与弹唱音乐会等,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的展示活动仅仅局限在课堂和琴房,缺少真正能提升学生弹唱能力的常态化展示,一旦遇到考试、职业技能过关、教育实习等大型活动时,心理素质脆弱,临场经验不足,导致歌曲弹唱出现各种问题,直接影响弹唱能力的发挥。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学前教育专业歌曲弹唱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下一篇: 学前教育专业歌曲弹唱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