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孟子“人性善”的人性论模式
 
更新日期:2020-03-12   来源:中国农村经济   浏览次数:19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孟子思想是秉承和发扬孔子的思想而来,从先秦儒学的发展脉络看,孔子很少有关于人性的论述,在《阳货》中讲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在《公冶长》篇言夫

 
 孟子思想是秉承和发扬孔子的思想而来,从先秦儒学的发展脉络看,孔子很少有关于人性的论述,在《阳货》中讲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在《公冶长》篇言“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论“性”在《论语》中仅出现了两次。孔子之后,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有关人性论的学说。

儒学被称为“心性之学”,它关注的中心问题是人性问题。心性学说作为研究儒家理论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郭店楚简中关于人性的描述,为学者研究儒家的心性论提供了史料依据。竹简中《性自命出》篇中有这样几句话:命自天降,性自命出;情出于性,道始于情。人的生命是上天给予的,人性又源于人的生命,因此,人的本性是也是上天赋予的。陈来教授认为: 郭店楚简中《性自命出》等中的人性说,从天—命—性—情—道的逻辑结构来讨论人性的本质和作用,它主张命自天降、性自命出、情出于性、道始于情;认为天所赋予的是性。《诗经.烝民》曾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人的常性与生俱来,民人所秉执的常性是 “懿德”,也就意味着人性是好美德的。由于传统儒学家认为天是至善的代名词,天赋予的德自然是善,因此,人秉承于上天的“性”就是善性。孟子在《告子章》中引用此四句作为其“性善论”的理论依据。至此,通过上引《性自命出》与《诗经》的相关内容可以看出,孟子之前的儒学家们就从人性的本源—“天”的层面,论证了人性的本质,天作为内在于人,内在于万物的存在,从超越层面验证了人性善。进而孟子依据前人的论述,论证其人性本善思想。
孟子依据前人的关于“人性善”言说,开始从人之善行,进而言人之善心,最后得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的人之善性,从形而上的角度,论述了人性善,遵循了从外到内,从表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理路。 首先,孟子言性善,是在与以告子为代表的传统言性观点的辩论中展开的。告子 提出“生之谓性”,认为人生来具有的一切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资质都属于人性的内容,也就是“生即是性,性即是生”。孟子反驳道:“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孟子之所以反对告子的“生之谓性”,是因为告子并未区分人性与动物之性的差别,如果把人性仅仅理解为人生而为人的感性欲望的话,人与牛马就没有区别了。因此,孟子强调“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传统言性的方式,是从现实生活的经验出发,去论证人性的善恶,《告子上》有: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公都子的表述即可代表一类观点,即:人性无善恶之分,人性可以善可以不善。但是此类观点是建立于历史与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现象,并不能通过已发的人性善于不善的现象,去论证人的内在本性。这种观点也是孟子所反对的: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认为,人性是能够为善的,而有的人变得不善,不是天生资质的罪过,孟子反对从经验现象思考人性是什么,经验现象知识浮于表面的事物,并未真正触及人性。

其次,孟子言性善,由人之善行为发端,由人之善行可见人之善心。人的善行是善心的外在表现,只有内化于心的道德情感,才能外化于现实行为,善行不是对道德规范的消极服从,而是人的本心所固有的“善”。其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人见到孺子入井,都会有产生“恻隐之心”,这种情感是最原始的出于本心的怜悯之情,既非与孺子父母的交情,也非“要誉于乡党朋友”的功利性动机,而体现为人的道德情感在孺子入井这种特殊情境下的自然呈现,一切私欲与功利性目的都没有参杂其中。在孟子看来,引用日常生活中的善的例子,就可以由外向内反思,证明善心的存在。人的这种怵惕恻隐之心的实质就是人的仁心善性。进而,孟子阐释了人之为人的独特之处: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心”是人之为人的基础,也是将人与禽兽区别开来的依据,人与动物不同之处的“几希”,就在于人具有“四心”。从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心”的这一观点不难看出,孟子十分重视“心”的作用,孟子言:“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在孟子看来,“心”较之“身”,更具有主导性,身体受心的支配,属于从属地位,心具有先天反思的能力。心一旦具有思虑功能,人便能够自觉地反思与实践,因而能够在现实当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内心,无论面临何种情境,始终保持本心,使道德理性居于主宰地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孟子“人性善”的人性论模式

下一篇: 孟子“人性善”的人性论模式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