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农旅融合模式进行了划分。依据经济规模与社会背景,农旅融合可分为自发式、自主式和开发式。自发式融合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面向高消费人群,产品项目雷同,以观光农园为主;自主式融合出现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向大众旅游,开发项目逐步多样化,由单一的观光转向“观光+休闲度假”;开发式融合发生在当前阶段,产品层次提升,模式逐渐成熟,更加注重体验要素的作用。依据发展程度,可将农旅融合产生的业态形式分为创意农业旅游、观光旅游和休闲农业旅游。其中创意农业旅游为农旅融合的最高形式。依据产业地位,农旅融合可分为农业主导型、旅游产业主导型、农旅并重型,其中,农业主导型体现的是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过程,旅游产业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种开发手段,起辅助性作用;旅游主导型指在旅游产品发展的各环节融入农业要素,使农业为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资源与环境;农旅并重型亦被称为重组型融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往往会促使新业态的产生。在此基础上,学者们提出了多元素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使得农业旅游的产品内容更加丰富,从而赋予其新的功能。通过对以往融合模式的总结我们发现,尽管不同背景下农旅融合的模式不尽相同,但在本质上都是对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与横向扩展,在保证农业主体地位的同时,打破了农业发展的局限性,提升了农业附加值。
农旅融合的路径主要包括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四种[32]。资源融合是最常见的农旅融合路径,在这一路径下,田园风光、农事活动、乡村风情等农业资源作为旅游吸引物融入旅游产业,使得旅游资源的类型得以拓展;技术融合是借助科学技术,前向连接农业活动,后向承接旅游服务,使不同产业的价值链活动,通过技术的渗透融合而相互交融[33];市场融合是资源融合与技术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源融合与技术融合改进了作物基因,创新了农业经营,使得观光农业、乡村体验、农业教育等成为农业经营的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了新的消费空间与消费内容,进而使得两者的市场边界产生渗透与融合;功能融合是农业和旅游产业功能的互补利用,农业的文化功能、休憩功能、生产功能与旅游的服务功能、娱乐功能、营销功能互补融合,为农旅融合提供新出路。上述四种融合路径不是单独存在的,在产业融合实践中表现为不同路径的组合,在农旅融合初期多表现为资源和技术间的融合,随着融合进程的发展,逐渐呈现功能和市场间的融合,其中市场融合是农旅融合的高级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