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知识产权人才为什么需要跨学科沟通能力?
 
更新日期:2020-03-13   来源:高教探索   浏览次数:10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我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国内高校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热情高涨。而其中最热的当属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许多领

 
 在我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国内高校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热情高涨。而其中最热的当属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许多领域所需要,这种需求在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领域更为明显和突出,原因是涉及技术的知识产权领域(主要是专利)的人才需要将差异巨大的法学与理工科融合起来,一个人难以两全其美,专利律师、法官、专利代理师以及企业法务人员等“法律人”与发明人、专利工程师等“技术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天然的鸿沟,因此大多数专利工作都需要两方面的人员组成团队或者紧密协作配合才能完成。

首先,沟通能力是从事法律职业的一种内在的要求,律师只有真正会沟通,能理解客户的业务,才能有助于客户目标的实现。在知识产权领域尤为如此,由于律师本身不可能具备完备和精深的技术或商业知识,他只有通过与企业相关技术和商业人员的沟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特别是为那些需要将技术或技术产品市场化的客户提供服务,要求律师(更别提企业法务人员了)必须通过沟通来理解客户的技术问题及其专利的市场化,懂得技术、法律和商业之间的交叉互动。知识产权法官同样需要具备类似的素质。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活动若干问题暂行规定》将技术调查官划分在司法辅助人员序列,在专业性较强的案件中,法院可以指派技术调查官辅助审判。此时要对专利案件进行判断,法官必须与技术法官进行对话,对需要专家解释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

技术调查官更要具备类似的素质。实际上,德国、日本、韩国、美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技术法官”“技术调查官”“技术审理官”“法庭任命的专家证人”“技术顾问”都主要来自各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局资深专利审查员。他们已经通过多年与法律人员一起工作和交流获得了必要的法律知识。

专利审查员虽然大多为理工科出身,但其主要还是一个法律工作者。在审查工作中,需要对申请案依照法律标准进行判断。而在面对自己所不熟悉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术语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发明人本人未聘请专利代理师独立申请专利的情况下,更需要较强的跨学科沟通能力,才能真正理解所审专利申请的技术情况。

从技术型企业来看,要实现其商业目标,越来越依赖某种集成式的产品研发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将技术、法律、商业人员组成团队进行跨学科的协同配合。而我国技术型企业的现状则是许多法学、商学和理工科学生在走出学校之后从事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职业,但是大多数人由于缺乏在这方面的训练而无法应对这些团队协作完成知识产权挑战,尤其是在团队协作中难以相互进行有效沟通。因此,企业在招聘与知识产权有关工作的人员如专利工程师、知识产权专员以及知识产权法务人员的时候,总是特别要求上述人员必须具备法律、技术和商业之间的跨学科团队协作、沟通能力。

根据“BOSS直聘”网发布的2018年8月到2019年3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企业最需要三种专利岗位的知识产权人才:专利代理师、知识产权销售顾问(专员)以及专利工程师,还有少量的涉外专利代理师和专利翻译。要求应聘者必须具备若干年不等的相关工作经验,知识产权专员和专利工程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律功底,特别是要求具有与客户沟通的能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知识产权人才为什么需要跨学科沟通能力?

下一篇: 知识产权人才为什么需要跨学科沟通能力?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