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是少数民族汇集地,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各高校为少数民族学生建立的一系列奖励政策,旨在减轻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负担和思想负担,确保顺利完成学业,降低学校管理的阻力。该政策根本目的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的整体素质,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合格的高素质人才。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西藏少数民族学生资助现状
(1)资助审查机制。通过对2015年64名西藏少数民族学生3年的跟踪调查,西藏多数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经济基础较差,他们通常会通过申请国家资助项目领取教育补助。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藏族聚居区人民的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提高。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不再具备获得国家资助的条件,但他们仍能申请国家资助。在实际申请中往往因为地域差异、语言交流障碍,造成学生家庭贫困排查工作存在阻碍,难以查证分辨贫困的真实性,只能根据学生提供的材料予以评定。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体生命中最早的接触环境,是人类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生命和思想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50名样本数据发现,在接受资助的藏族少数民族学生中,穿名牌服装、使用名牌手机不在少数。由于高校在考虑资助资格时缺乏必要的审查机制,因此很难调查少数民族学生的真实家庭经济状况,导致贫困资助政策失去其原有的意义。
(2)资助育人效果。设立资助的目的是减轻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负担,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顺利完成学业,激励他们勤奋学习提高整体素质。但是,就现有的资助政策而言,大多数都侧重于资助资金的数量,而不是实现激励效果。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的学生来说,直接的物质援助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但“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提供长期的直接资金补贴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某些民族生产生依赖心理。例如:2015年9月学院藏族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各自都带当地政府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在当年的国家贫困助学金申请中大部分藏族学生都享受到4000元、3000元、2000元每学年的资助。次年所有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又享受西藏6600元学费资助。由于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资助项目多、金额大,资助实施后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学生在获得更多的资助后,有可能滋生其享乐主义思想,不思进取。据样本调查在西藏少数民族学生中有部分学生时常步入网吧、酒吧,高档会所与校外租房名单数据中。因此,资助政策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武陵山片区一些高校注重以勤工俭学为中心,优先考虑藏族贫困学生在内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勤工助学推荐和任职[3],为学生创造与社会互动的机会,培养正确的消费观。但多数大学仍然无视制定资助项目的配套政策,重物资资助轻思想指导,导致资助项目的作用只停留在改善藏族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生活条件的水平上,而并没有起到资助育人的激励作用。
(二)学生评价差异性
“民族生具有深厚的特色,其中大部分来自偏远的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客观上导致藏族学生在内陆院校整体素质普遍较低。”因此,在录取少数民族学生时降低标准录取。有些大学实行“少数民族学生课程附加规则”规定少数民族学生可以免除部分课程。据某高校辅导员指出:“其他学生在上课,免修的少数民族学生则在寝室里睡觉。”可见,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没有充分利用课程免修所带来的时间来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在调查中,60%的汉族学生认为少数民族学生不应该免修某些课程。
课程评估标准的降低存有争议,酌情提高他们的平常成绩,在最终评估中直接降低评分标准是不合适的。如果将60分及格变为40分及格,这种明显的差异不仅会让少数民族学生无意识地降低自己的标准,从而也会引起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