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开启了一个以海量数据为元素、以数据分析与预测为资源的时代,其量大、有速、多样、密度低的特点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
1.大数据的时代特征及价值意蕴
作为科技革命新的引爆点,大数据从字面意义上而言,即“规模巨大,使用传统手段难于处理的数据集,所以也被称为海量数据”,从价值意蕴上看,大数据的意义远不止数据本身,而是更多地体现在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等层面。正如大数据概念提出者舍恩伯格指出,“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审视现实的视角,它是一种可以渗透到所有生活领域的世界观”。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它通过记录、存储人们发布内容产生的数据或痕迹,通过运算、分析等手段来挖掘特定的社会需求,承担着见证、分析、预测受教育者思想、行为的重要使命。
大数据的特点通常用四个V来表述即海量数据(Volume)、类型多样(Variety)、实时响应(Velocity)以及富含价值(Value) 。 这些特点为我们分析人的思想、情绪、行为等主观性的现象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思维方式,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定量研究更多的是通过样本调研等手段来进行,受到样本量、调研人员、调研对象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而大数据将每一个数据用户都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更符合个性化教育的需求。
2.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机理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通过掌握人们思想、道德形成及变化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而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因为受教育对象的思想内容无法准确评估,在教育效果评估及对策上存在难点。在大数据时代,“让‘数据发声’是其重要的旨归,它致力于把现实世界中发生的相关关系展现在研究者面前”,数据挖掘使得大数据分析及效果评估成为可能,通过收集、存储和分析人们在线上、线下生活中留下的数据痕迹,就能再现人们的生活及思想、行为特点,反映人们的思想、喜好等状况,因而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耦合性,能很好地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因此,大数据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使受教育对象思想、行为能够数据化、可视化,从而通过分析评估教育的效果,预测受教育者的行为,并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但是,大数据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活动数据面广量多与数据壁垒、数据鸿沟的矛盾,加上数据目前的共享程度还不够,教育者对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掌握不足,提升了数据获取难度;网民碎片化的言行特征、社交媒体的自身属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矛盾造成了识别数据困难;数据的复杂性以及环境和主体的多变性造成了分析困难。同时,并不是所有的思想行为都能数据化,过分单一地推崇数据的力量也会影响教育的初衷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