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或叙述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米克·巴尔曾将其定义为“关于叙述、叙述文本、形象、事象、事件以及‘讲述故事’的文化产品理论。”纵观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人们一直在说话和书写中运用叙述,通过语法、文学、修辞、逻辑来研究叙述的方式、方法、样式。现代叙事理论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法国兴起以来,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华莱士·马丁在其《当代叙事学》一书中指出:“在过去15年间,叙事理论已经取代小说理论成为文学研究主要关心的论题。”在我国,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学术界对于叙事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
世上事物千差万别,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方式多种多样。在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看来“信息不是物质,不是能量,而是一种新的运动形式,它具有很大的左右世界的力量”。而图像叙事是利用图像的视觉呈现来传达信息、引导话语。在图像叙事信息传播中,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图像叙述者(即图像的发出者),二是图像叙述媒介(即图像的内容及形式),三是图像受述者(即图像的接收者)。这三个要素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图像叙事相较于文本叙事来说,具有显著的优势:一方面,图像的二维与三维空间的交错、静态与动态的融合能够给图像受述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立体的可视感观;另一方面,图像叙事的泛娱乐化表达,为受述者开辟了一种不拘泥于探求的、沉思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图像叙事在传播过程中要取得实效,一方面需要确保各个构成要素的最优化,另一方面要积极促进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图像叙述者→图像叙述媒介→图像受述者”之间的有序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