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输送人才的新本科专业,开设劳动关系专业的办学主体应在充分理解工商管理类专业《国标》的基础上,结合中央系列文件和讲话精神,深入理解中国本科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型培养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重要意义,根据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要求,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劳动关系专业建设方针和实施体系。
(一)以《国标》为指导建立劳动关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按照《国标》的要求,学校、学院应结合办学定位与特色,探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管理等具体指标,研究制定适合各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条件的劳动关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及质量管理体系。专业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尤为急迫,个中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各个高校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差异悬殊,缺乏统一标准。劳动关系专业具有明显的交叉性学科特点,涉及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内容[6]。目前设立了劳动关系专业的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缺乏一致依据,大相径庭,有的依托劳动经济学科,强调经济学学科基础;有的依托公共管理学科,强调公共管理基础;有的依托管理学科,强调适应企业需求等。如果不及时进行规范,劳动关系专业的人才培养会受到极大制约。
二是《国标》对劳动关系专业发展有必然要求。《国标》中明确指出“各高校根据自身定位和办学特色,依据本标准制定自己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对本标准中的条目进行细化规定,但不能低于本标准相关要求”。工商管理类《国标》中对于适用专业范围,只规定“特设及相关专业可参照执行”。在实践中,劳动关系专业作为新划转到工商管理类下的特设专业,应如何科学确定劳动关系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条件等问题迫切需要结合专业实际开展深入研究和探索。
(二)完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资源系统
一是打造系列紧跟时代的劳动关系精品课程和教材体系。统筹优质资源,以学生为中心和能力培养为导向推进课程建设,开展以“课程群”为模块的课程整合研究与改革;逐步缩小基础课程教学班规模,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拓宽第二课堂学生的活动空间;积极开展各级规划立项教材申报,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使用工作,组织专家打造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劳动关系精品系列教材”,建立完整的专业教材体系。
二是紧跟“互联网+教育”趋势整体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充分利用“课程中心”等平台,开展慕课建设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平台,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环境,构建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为一体的教学新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将“考教分离”和模块化等过程考核模式从基础课向专业课推广,积极发挥考核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完善劳动关系专业师资队伍的校内协调与校外共享机制。以课程中心建设为依托,推进劳动关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探索跨院系、跨专业共同建设劳动关系相关课程的模式;推进学校与实务部门共建课程,加强与企业和劳动仲裁机构、地方工会组织等的联系;建立校-企-政长效合作机制,以项目形式与企业组织或政府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和学生实习,同时聘请企业、政府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为学生授课。
(三)建立多元参与的教学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
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在政府主导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推动下逐渐形成和完善。从世界范围的实践经验看,政府应扮演监督者而非评价者,逐渐将高校特别是教师和学生作为质量保障的主体,是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并持续提高质量的必然选择。[7]教师和学生既是高校质量保障的起点,也是高校质量保障的归宿,应不断强化教师和学生的质量主体责任意识,将之纳入到高校质量保障的运行过程之中,建立多元参与的教学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