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的学生工作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提升大学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以生为本”的学生工作不仅体现为理念与情怀,更包含着模式建构和制度建设的学术诉求。大学管理者应对学校、学工、学生、学习四者有清晰的认知,并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既有效率又有弹性的工作模式。TPCS学生工作模式中的T、P、C、S分别是英文单词Technology(技术手段)、 Policy(规章制度)、Culture (文化内涵)、Study(学习研究)的缩写。工作模式中的4项内容分别对应着学生工作的4个理论维度:“T”技术手段对应学校维度;“P”规章制度对应学工维度;“C”文化内涵对应学生维度;“S”学习研究对应学术维度。因此,TPCS学生工作模式是指以技术手段为途径、规章制度为基础、文化内涵为灵魂、学习研究为保障的学生工作模式。
(一)“以生为本”:TPCS模式的理论基础
学生工作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模式,“管理”一词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社会科学各学科对它都有不同的解释,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学派对它也有不同的理解。比较通用的是美国管理学者唐纳利、吉布森等合著的《管理学基础》一书中所下的定义:“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从对管理的概念梳理中不难发现,管理的手段和目的都具有“以人为本”的内涵,越有效的管理,越体现出“以人为本”。据此,可以说,真正有效的学生工作,必然“以生为本”,包括:“研究大学生的特点,准确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各种正当合理需要”“以学生的本性为出发点”“以大学生的个性为工作切入点”“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等。学生工作和班级管理要完成这些教育目标,需要建立稳定的模式和机制,不断对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进行反思、总结,对实践进行理论化、学术化提升。
“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是传统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继承,其内在发展逻辑是从哲学意义上的崇尚个人、解放个性到教育学意义上的“尊重学生自身发展,坚持自由教育”再到今天顺应社会知识更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缩短,职业更替与社会流动加快的局面。因此,必须以“学生为本”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1998年 10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指出高等教育应建立‘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管理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并将他们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高等学校实现了注重学生消费的办学思想转变,强调‘学生消费者第一’,这即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雏形。”以往对“以生为本”的“生”的理解,主要指向“学生”,形成了一种学生维度主导的工作模式就是理想模式的固化思维。在笔者看来,对“生”的理解应该更加开阔,不仅仅指“学生”,也应该包括学生面对的环境(生境)和学生的责任(生业)两个层面。“生境”指学校和学生工作要求;“生业”指学生的责任,即学术目标。简言之,既言之为“本”,则需要既包括学生工作的4个维度,也包含维度关系在不断变化的根本性认知。
(二)“TPCS”学生工作模式的建构思路
班级组织是随着班级教学产生而形成的,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班级不仅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正式组织之一。目前,国内大学班级主要行使学生管理职能,因此,班级学生管理可以作为学生工作的典型例证。
本模式命名受到企业管理中的TPC方法的启发。企管中的TPC指的是分别从技术手段、规章制度、文化内涵3个层面顺序推进的管理操作程序。研究中的TPCS模式(如图1),则是从学生工作的4个理论维度出发,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分别从技术手段(Technology)、规章制度(Policy)、文化内涵(Culture)、学习研究(Study)4个层面推进的一套操作模式。本模式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生为本”,具体而言就是以学生的成长历史为底本,以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蓝本,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根本。采用的手段既有精神内涵的追求,也有可操作性;既关注学生需求,也明确了教师职责。模式化运作将庞杂的学生工作任务分解,能使管理者有针对性的分配时间和精力,也能在出现问题时确定大致的解决方向。(一)“T”技术手段:获取与分析信息
学校维度在本模式中的体现最重要的是学生信息的全面采集和综合分析,强调学生工作的技术手段,目的是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完成学生工作的技术手段不只是信息获取与分析,在做出决策前的准备工作均与信息处理有关,因此本模式以信息获取与分析概括之。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方式调查、分析学生信息,有条件的话,建立学生信息数据库,从对学生个体“点”的了解,逐渐形成对班级“面”的把握,进而将这些信息与学生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形成学生工作“网状”格局,如此既能从容应对常规任务,也便于将琐碎的工作体系化。例如,在新生入学之初,通过要求学生自述(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并重)了解学生过去的基本情况;通过多元智能调查问卷分析了解学生当前的能力倾向;通过个性与职业倾向调查问卷分析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趋势;进入正式学习阶段后进行定期的师生一对一交流。信息分析不仅仅是工作报告中的文字呈现,更重要是思考他们与班级管理的内在关联性。通过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通过全面掌握学生情况,不断打破沟通壁垒,师生双方都能获得充足的归属感和信赖感,能够及时有效地化解因信息隔绝而产生的矛盾、误解、错误,使班集体始终保持平和与团结的氛围。
(二)“P”规章制度:制定目标与制度
学工维度在本模式中的体现,最重要的是根据高校学生工作安排建立班级学生工作的基本框架,完成各项基础性任务,并进行一些创造性尝试。在TPCS模式中包括建全班级制度,制定班级活动程序,建立学生工作总结和归档制度,实施持续性阅读和锻炼计划等,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管理目的。对学生的管理不只是从‘管’ 的角度出发, 更多地是从‘理’的角度来考虑”,更新完善自己的管理理念。班主任应该树立班干部的威信,支持班干部的决策,鼓励班干部大胆创新,同时主动承担行动失误的风险,逐渐培养起一支能干事、干实事的班干部队伍。
(三)“C”文化内涵:文化建设与传承
学生维度在本模式中的体现重点是根据学生特点营造群体文化。在基于班集体的TPCS模式中,班级文化既包括显性文化也包括隐形文化。显性文化是指按照学校规定建立班级各项管理制度,以及班主任和学生呈现出来的总体风貌;隐形文化是指班级内部静水流深的传统、舆论、风气、习惯等。班级文化表现形式多样,但TPCS班级文化的核心是平等与变化。“平等”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生之间的机会平等。入学之初,班主任会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要有意识地注意不要将家庭背景、入学成绩、过去成就等因素代入对学生的整体评估中。二是师生之间的人格平等。人格平等不仅是法律层面的,也是占优势地位的班主任(辅导员)心态层面的。没有人格平等的意识,老师很难认真观察、倾听、理解学生,也就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学生也就不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发自肺腑地体谅、理解、支持老师的工作。 “变化”的内涵是: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正在成长着的人,是学习的主人。老师要理解并尊重学生的复杂性,将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融入班级管理中,树立一种动态的培养理念,认识到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和班级可持续的发展,学生不断成长,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班主任、辅导员需要不断更新学生管理理念和方法。
(四)“S”学习研究:经验总结与提升
学习维度在本模式中的体现最根本的是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研究场域。建立TPCS模式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模式自身的惯性,形成班级管理的良性循环,减少精力和时间的耗散,让师生专注于自我提升。具体而言,因为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所以要致力于营造单纯而好学的班级氛围,坚定地树立起良好的学风,始终向学生强调“学习”、“学业”的重要性。此举既可以保护好学者的积极性,也可以对差生产生感化与威慑,最终达到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管理的目的。与此同时,班主任(辅导员)应该具有不断学习的意识,提高教育研究水平,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多撰写工作体会和研究论文,此举不仅能对实践有直接的帮助,长远来看也会积累大量管理案例和理论,逐渐优化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