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介入角色扮演的意义
 
更新日期:2020-03-20   来源:教育与职业   浏览次数:16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目前,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多以传统的理论讲授、案例分析为主,而采取创新式的授课方法相对较少。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探索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这门

 
 目前,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多以传统的理论讲授、案例分析为主,而采取创新式的授课方法相对较少。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探索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这门课程,以及引入多样式的授课方法,需要授课教师进行深入思考。

角色扮演是一种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方法,教师设定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模拟和扮演相应的角色,采取角色相应的,与之匹配的行为,进行实践活动,理解和巩固相应的理论知识。此方法的运用,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体验,通过具体行为,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升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许多高校的特色专业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全面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与相应的角色任务,提升学生对从业的了解,减少择业困惑,增加就业机会和道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入角色扮演方法具有实际的意义:

深刻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意义

角色扮演的方法,通过在特殊情境中,学生结合角色任务,多感官地学习,触动思考,启发大脑对任务的探索,能够更加主动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内容,深刻理解相应的课程的深度。大学生在课程中通过行为解决问题,比单纯地听课、看书更加能够理解相应的内容。而课程中涉及的内容更加容易传递出全面的信息,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框架,深入了解自己与专业的匹配,进行知识合理转化,理解课程的意义。

体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

角色扮演主要涉及到利用职业生涯规划中涉及到的角色,采取体验式的感悟课程内容以及相应的过程。身临其境的感受职业生涯规划,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运用大脑的左右脑交替工作,开启创新思维,多面认识课程内容。熟悉职业生涯规划过程,更加帮助大学生减少无目标感的困惑,增加就业择业的信心。犹如,恐惧来源于未知。当大学生在课堂中已经感受、体验过相应的角色,对其在将来就业中努力寻找机会,做出最优的选择而感到游刃有余。

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内容繁多,大学生的自我认识都将是重要的一课。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人真正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够在任何学习、工作中出色的完成相应的任务。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了解自己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应的能力,及时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当课程中需要完成不同的角色任务时,可以以“旁观者清”的哲理采用“他者”第三人身份看待自己,进行反思,跳出定势思维,改变惯用的行为方式和看待事物的常用态度,用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角色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团队协作,可以提前锻炼自己的团队精神,及时了解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得到更加客观、公平的综合自我评价,全面深入完成自我认知。

获取经验,探索职业理想

角色扮演以及结合大学生自己的专业特色,便于有针对性地深入探索职业理想。当大学生扮演其相应的角色时,则明了此刻的身份不是真实的身份,其意义在于,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任务时可以有试错的机会。一旦,将来面临真正就业、择业的时候,应届的毕业生拥有有相应的经验,从容面对任何困境,及时解决相应的困难。否则,没有相似的经验,在真实场景中,人一旦焦虑和紧张,容易发挥失常,犯下不必要的错误,与自己理想的工作失之交臂。虽然,所有的课堂讲授知识皆是为了学生可以通过前人的经验和方法,进行模仿学习,锻炼和完善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但如果没有实际的任务操作,很容易出现纸上谈兵,毕竟实践可以出真知。教师通过课堂中观察学生在不同角色中的表现,可以更好地评价学生,指出不足之处,帮助其探索职业理想。允许“重来”,则是角色扮演,学生在其中获取经验可操作性的方式,及时调整,或根据自己的能力,转换角色,更好地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

全面理解就业政策

角色扮演在课堂中运用,必然需要教师和学生对其当今的就业政策全面了解,才能在情景模拟中得到相应的实战练习。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某些角色任务,自发学习相关的政策,主动积极寻找多途径就业渠道。传统的讲授政策,学生未能深入体会,没有经过大脑深入加工的信息,容易忘却。而在真实模拟的角色扮演中,寻找相应的政策,进行理解、传达、实施,都需要对信息深入地进行大脑加工,经过反复的琢磨,从而形成长时记忆,有助于学生择业。例如,自己应届身份的优势,从军、村官、支教等与地方政策高度相关的、多途径的就业道路,从碎片化的信息到全面的政策了解,不仅可以增加就业道路,还可以在择业过程中避免上当受骗。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介入角色扮演的意义

下一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介入角色扮演的意义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