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繁荣、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世界各国日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一带一路”倡议所表达的正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挥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文化交流促进区域间合作发展,积极构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为实现各民族国家共同发展而贡献的中国智慧、提出的中国方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其产生的现实依据。
首先,经济全球化时代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习近平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在当前的国际条件下,各个国家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全球化过程中。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既与马克思、恩格斯剖析的资本主义有所不同,也区别于20世纪列宁描述过的资本主义。“全球化全方位卷入所有地方的所有事情,再无逍遥在外的存在。如果忽视这个新政治语境,就很难定位当代问题。这……预示着未来世界需要一种与之相应的存在秩序”毫无疑问,任何一个国家在制定自己国家的发展战略都必然受国内和国外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我们经常看到在世界历史过程中各民族和国家在互相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世界均势,短时间来看各国之间的关系可能出现各种曲折和复杂,诸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但如果从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段来看,这种曲折和复杂都不过是世界历史发展中阶段性“图景”的浮现。可见,全球化时代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更加广泛。你见或不见,一体化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就必然被历史所抛弃。
其次,在经全球化过程中,伴随着世界交往扩大而来的是国家间发展合作的不平衡性凸显。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往往利用其自身优势,通过制定不平等贸易规则来榨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进一步拉大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正如马克思一个半世纪以前所揭示的那样,落后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遭受不平等待遇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的扩张的本性。“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结果必然导致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被赋予了世界性意义。在世界经济市场中,由于各民族国家的发展水平悬殊、社会形态迥异,相互之间的地位不断变化,使得全球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激化,霸权主义、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美国主导的“普遍性的世界秩序”披着形式正义的外衣,极力维护其自身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地位,不仅无法化解世界范围内的难题,而且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陷入困境无法自拔。自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经济普遍发展缓慢。中国经济同样面临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金融风险积聚和世界市场发展低迷的双重困境。习近平强调:“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地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广大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加强合作交流,才能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发展创造的结果,封闭保守没有出路,只会落后的越远。“一带一路”倡议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尊重沿线国家的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系,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的问题,释放各国的发展潜力,努力实现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一带一路”就像一对腾飞的翅膀正飞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远方。事实证明,“一带一路”给世界带来的只有和平和发展的历史机遇,而不是动荡和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