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从焦裕禄的敬民、爱民、富民之心论党性修养的内在性
 
更新日期:2020-03-23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浏览次数:22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党性修养首先以对人性的全面自觉的认知为前提。毛泽东说过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人性体现在人与世界的互动关系和实践中,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党性修养首先以对人性的全面自觉的认知为前提。毛泽东说过“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 人性体现在人与世界的互动关系和实践中,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从事实活动的具有鲜活的整体生命的人。所以,要在人的实践过程中和人与物的具体关系中修养党性。相应的,焦裕禄之所以能够成就焦裕禄精神,正在于他用鲜活的生活诠释了党员领导干部对于人道之真理的认识和践行。

党性修养的动力来自于人的情感基础。马克思认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每个人都有不忍心看到人们受苦的恻隐之心,先王推扩其不忍人民受苦之心,从而实现了人人各尽其能、社会和谐的仁政理想。

事实上,焦裕禄经历了革命战争、解放战争和建设时期的运动,被日本兵抓去坐过牢,在抚顺煤矿作过苦工,给小户人家作过长工,参加过革命,也剿过匪。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不仅丰富了焦裕禄对人生的认识,也坚信了他对解放旧社会,为天下穷苦人彰显正义的共产党的信仰。在后来的工作中,焦裕禄总是能够感同身受穷苦人的生活,视穷苦百姓为一家,把自己称为穷苦人的儿子。其不忍人民生活在食不果腹的饥荒生活中的情感是其带来兰考人民战胜灾荒的动力。焦裕禄经常说:“一个共产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做群众的知心朋友,要帮助群众进步,首先要有一颗对党、对阶级兄弟的赤诚忠心,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有了私心就会忘掉党性,人也会变得自私起来,听不到群众的心声,摸不到群众的脉搏。”正是共产党人的赤诚忠心使得焦裕禄同志在1962年底在组织把他派往最艰苦的兰考县时选择了与兰考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共同改造当地的贫困面貌,实现他的“我不改变兰考,绝不离开那里”的誓言和“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的信条。也因此他住进了兰考人民甚至是全面人民的心中,铸就了永恒的精神丰碑,成为新时代党性修养的标杆。

从根本而言,焦裕禄之所以能够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摸清兰考“三害”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对策,赢得民心,关键就在于他有一颗敬民、爱民和富民之心。作为县委书记,能够首先解放思想,虚心倾听百姓的心声,学习百姓的经验,感受百姓的疾苦,扫除百姓心灵上的障碍。在上任兰考县委书记的第二天晚上,焦裕禄怀着一颗敬民之心,和老饲养员肖位芬睡通铺,认真听取肖位芬的农业生产经验。因为怀着一颗爱民之心,他在大雪纷飞的晚上首先询问贫下中农的住宿情况,第二天踏着积雪走访了九个村子和几十户贫农。当失明的老人询问他是谁时,他答到:“我是您的儿子”。就是因为怀着一颗与民同富的心,焦裕禄拒绝特殊化,宁借同志的钱,不吃公家的肉,不为私事扰了公心,能为公事忍住巨大的病痛。我想焦裕禄一定感受到了与民心相通带来的巨大力量,所以他能够在《兰考人民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文章中有“一个落后地区的改变,首先是领导思想的改变。领导思想不改变,外地的经验学不进,本地的经验总结不起来”感慨,有领导思想解放后与民同心的“精神原子弹——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领悟,从而实现了领导人民战胜心灵上的灾荒,唤起了人们心底对领导干部的绝对信任和战胜困难的力量。可以说,这种与民连心、亲同手足的力量是任何物质都打不跨的。

新时代党员面临的不仅仅是战胜贫困,而使如何使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使他们有了物质的生活条件后,能够感受到党的公平正义,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也就是说,新时代需要解决百姓的精神文化需要,实现他们的存在感。在社会转型和改革的过程中,依然需要一批批有担当的党员能够自觉地站出来,战胜自己的私心,真正地和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能够真正地做到为人民服务,在物质富裕的同时实现精神的“富足”。

质言之,有爱民为民的心,才能真正地做到为人民服务。习近平在2014年3月17日下午在兰考县为民服务中心也曾强调:服务中心作为服务群众的新形式,硬件好固然好,但关键要服务到位,跟本要像焦裕禄一样有一颗爱民为民、为人民服务的心。委实,只有使自己成为既有执政为民之心、又有富民安民之能、深受群众欢迎的干部,才能实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的君子人格。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从焦裕禄的敬民、爱民、富民之心论党性修养的内在性

下一篇: 从焦裕禄的敬民、爱民、富民之心论党性修养的内在性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