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外一些高校都在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生态、智慧、创意等领域的发展。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都集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将社会服务整合到教学和研究中,并形成了硅谷和波士顿地区的高科技产业集群两个著名的创新轴心。
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始于上世纪90年代。教育部制定得《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2007 年,国家启动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基于本科生创新性实验改革模式,探索和建立教学模型的问题和主题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实验计划的开展,将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2010年,国家推进创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统筹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等举措,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正式启动。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点燃了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潮。国外不少高校都在生态、智慧、创意等领域推出创新创业孵化器。国内大学也正在与政府、产业、企业更紧密的结合,直接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目前,知识创新的速度一日千里,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本科生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第一个阶段,担负着向社会输送人才、为高等教育提供生源的责任。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应尽责任。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加大财政投入的政策措施的出台,高等学校的软硬件条件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我国高水平大学不仅拥有教学科研并重的一流教师,而且集中了高精尖的实验研究创新平台。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吸引了一批求知欲望强烈、思维敏捷的优秀青年学生,这些都构成了创新创业的基本要素。如何使这些要素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锐意进取、勇于担当、敢于冒险、宽容失败的品格与素质,努力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优秀大学生形成创新创业精神特质,是新时代下大学的重要责任。
在以“油头化尾” 为抓手,推动“油城”发展转型背景下,我校依托大庆油田地缘优势,结合地区和面向行业的特点以及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对化学类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丰富和扩展,努力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培养优秀大学生形成创新创业精神特质,实现专业的准确定位,提高化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