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建构教材内容结构体系的基本策略
 
更新日期:2020-03-2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浏览次数:17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精选教材内容教材的编写,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吃透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把立德树人的思想融入教材之中,以充分

 
 1. 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精选教材内容

教材的编写,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吃透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把立德树人的思想融入教材之中,以充分体现通用技术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成果,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达成的一个共识。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主要从以下几处着眼:

第一,强调基础。选择那些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选择那些具有时代气息、适应社会发展、体现未来科技走向、具有可迁移特征的教学内容。

第二,注重发展。选择那些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挑战意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有利于课程实施和学生发展的内容。

第三,突出育人。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注重我国历史科技成就和现代科技成果,注重技术文化的渗透,注重贯彻“科技是核心战斗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思想,注重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蕴含丰富育人价值的典型案例,以加强学生对技术世界文化的理解和人格陶冶,形成良好的技术理性和个性品质,充分体现技术学科的育人功能。例如,《技术与设计1》把“造纸术的发明”“复兴号动车的研制”“兰新高铁防风技术”“先进的可燃冰开采技术”等我国历史或现代科技成果作为典型案例写入教材,不仅体现了技术学科的育人价值,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我国这些著名的科技成果的了解,体会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同时能够充分挖掘技术的文化特征,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2.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架构基本内容结构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定义为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五个方面。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为了准确、完整地反映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目标要求,强化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功能,我们根据教材的使用情况及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对教材的改进意见,根据十多年来我们关于通用技术教材的比较研究成果,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根据技术学科内容特点,对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架构,以形成以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发展体系。

在教材基本内容结构的架构上,我们主要强调了以下三个逻辑: 第一, “学科逻辑”——教学内容结构体系要科学、合理,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要符合学科本身的特点。第二, “心理逻辑”——教学内容结构体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规律。第三, “教学逻辑”——教学内容结构体系要符合学科教学规律,要有利于教学实践;教材内容的呈现要有层次性,要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在教材内容的呈现逻辑上,我们主要体现了探究式教学思想,将教材内容呈现的基本逻辑确定为 “引入——探究——结论——应用——拓展——评价”。即:通过典型案例或技术实例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面对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以任务驱动的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技术探究活动,进而出结论;以技术体验、设计实践、作品制作、工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感知某项技术的实际应用;通过资料介绍、技术实践、技术探究等多种形式学习活动,让有余力、有兴趣的学生了解技术与设计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作用和价值;以一项设计或技术实践为载体,通过学生在该项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从不同的维度来评价其学习情况,实现学习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统一。通过上述内容呈现逻辑来组织教材内容,既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技术情境中去学习技术知识、领悟技术文化、形成技术意识、提升核心素养,又能够引领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进行开放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在教材基本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主要以符合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技术与设计1》教材的基本内容结构确定为 “正文”加“栏目”。正文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表述、分析有关案例、概念、原理、观点和结论,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内容;栏目属于教学活动内容,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等的重要载体。栏目分为“资料性栏目”和“操作性栏目”两大类。资料性栏目包括“阅读材料”“开眼界”等,是对正文的补充和拓展;操作性栏目包括“问题思考”“讨论交流”、“技术探究”“技术实践”“创客坊”等,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主体。无论是正文还是栏目内容,都根据具体的知识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教学的实际需要,以文字、插图、表格等形式来呈现。做到宜文则文,宜图则图,宜表则表,图文相辅相成,栏目融入其中,作为学生学习认知关联的纽带,使课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的表述整体,达到与学生的心理认知过程和课堂教学过程合理合拍,相得益彰的境地。总之,文字要做到准确、精练、规范,通俗易懂、简洁生动、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呈现形式要做到活泼多样,灵活运用,要有利于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在知识内容的编排上,特别注意了以下两点:第一,特别注重知识、技能、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特别注重技术思想与方法的渗透。第二,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注重经典与现代相结合,注重工、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技术理论的深入解析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总之,教学内容结构体系的构建,既关注了学科知识体系,又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纲,凸显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3. 以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学生活动结构体系

活动是学生进行学习认识的基本方式。皮亚杰认为,“认识的发生既不是内部预先形成的主题结构的展开,而是通过活动使主体、客体发生相互作用并在相互作用中进行主客体双重构建的过程。”中小学教材作为学校教学的最重要的资源,缜密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多种活动是十分必要的,这既是中小学教材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衡量教材编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创设和学生已有经验有联系的多样化学习情境,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进行技术体验、技术设计、技术制作、技术试验、技术探究等技术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技术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实际教学需要,为帮助学生强化手脑并用,增强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发展工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教材以“栏目”为载体,有计划、分层次地设计、安排各种学习和技术实践活动,形成了与教材正文内容适切性好、可操作性强的教材栏目系统,进而形成了教学目的明确、循序渐进的学生活动结构体系,为培养学生的技术核心素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建构教材内容结构体系的基本策略

下一篇: 建构教材内容结构体系的基本策略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