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阐释学视域下的翻译观
 
更新日期:2020-03-23   来源: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浏览次数:45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阐释学是一门历史悠久且古老的学科,源于中世纪后期对圣经及古书的解读,后逐渐演变成为对神学的阐释,后经不断发展成为哲学阐释学。十八世纪末十九世

 
 阐释学是一门历史悠久且古老的学科,源于中世纪后期对圣经及古书的解读,后逐渐演变成为对神学的阐释,后经不断发展成为哲学阐释学。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施莱尔马赫(Schleirmacher)从具体的阐释经验中总结出了通用的阐释方法和阐释原则,狄尔泰(Dilthey)在其基础上将阐释学进一步发展了方法论阐释学。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Schleirmacher)和狄尔泰(Dilthey)作为传统阐释学的代表,他们试图通过自身知识的储备来跨越了时间的历史性,不带有译者个人感情色彩地传递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传统阐释学的局限在于过于强调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而忽视了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理解力的进步。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摒弃了传统的方法论阐释学思想,揭开了现代本体论阐释学的序幕。他认为阐释应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译者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基本形式,因此阐释属于方法论而不属于本体论。基于海德格尔的理论,其学生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将人类的阐释结合了物质、存在、真理等哲学的范畴,否认了语言不可翻译的虚无主义的思想,创立了系统的现代哲学阐释学,将现代阐释学与传统阐释学划上了界限。伽达默尔基于海德格尔早期的研究思路进行了拓展,将艺术活动视为非认识论的阐释,将艺术的物质存在形式视为历史对未来的阐释,将客观的艺术活动视为建立阐释的真理,因此阐释成为拥有历史阐释作为基础原则的阐释艺术理论的核心,成为了解释翻译现象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于1975年发表了著名的《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将阐释学运用到了特定的翻译中,被西方学术界称之为“里程碑式的著作”,成为阐释学翻译理论的标志性事件。《通天塔之后》(After Babel)分为六章:(1)Understanding as Translation, (2)Language and Gnosis, (3)Word Against Object, (4)The Claims of Theory, (5)The Hermeneutic Motion, (6)Topologies of Culture。在第五章中,提出了著名的翻译四步骤(Motions):①“信任”(Trust)、②“入侵”(Aggression)、③“吸收”(Incorporation)和④“补偿”(Compensation)。

信任。译者从内心深处相信他所翻译的原文在当时的写作背景下,其内容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引发了译者进一步对原文相关的信息进行搜索和查询一系列的行为,进一步肯定原文的意义性和价值性。而在进一步的深入原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来自原文的阻力,阻止译者进一步解析原文的操作,这就引发了第二步的入侵。

入侵。aggression在《牛津高阶词典》中的有两个释义:第一个是:feelings of anger and hatred that may result in threatening or violent behavior(愤怒或厌恶的情绪可能会导致恐怖的或暴力的行为);第二个是a violent attack or threat by one person against another person or by one country against another country(一个人暴力地攻击或威胁另一个人,或者国家与国家之间暴力地攻击或威胁),两个解释中都提到了暴力的行为,而译者所能做的暴力的行为则是从自身的文化背景出发,用知识储备当作自己的武器,跨过语言、文化、时代等众多因素的层层障碍,强行入侵到所需翻译的文本中,获取所需的信息。

吸收。通过暴力的行为所获取且冲破层层障碍进入另一种语言后,译者通过自身所存储的知识量进行二次组合,形成译者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可以输出的产物。而在吸收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空缺、隔阂等现象,造成译者在两种文化进行切换的过程中,其创造力受到了限制,出现了输入的源文本而目的语却无法输出的现象,因此译者需要对不对等的输出语进行补偿。

补偿。在入侵和吸收过程中,由于不对等的输入与输出,或者二次组合并不顺利,导致译出结果并不如译者意,而已被打破的平衡需要再一次回到平衡,就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补偿,添加源语中所没有的、删除源语中冗余的、合理地解释原有文化中存在,尽一切可能补偿在入侵及重组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失,形成具有译者特色的完整输出语,创造出从源文本出发而又适用于目的语文本的价值。

换言之,译员从他自身所储存的知识量和经验出发,以他对原文的理解进行消化、吸收源语言文所要表达的意思,最终译文在新环境中诞生,而此时译员需要对译文进行所译文化或内容上的补偿。斯坦纳认为,“翻译即理解”,翻译也即是理解语言的过程,是最基本的交流活动之一。翻译中第一步的信任就是打破原文与译文的平衡,使译者倾向于原文;然后包围和进攻原文;译文形成后,平衡再一次被打破,因此,需要进行补偿。翻译不是简单地转换两种语言符号,而是在尊重两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地一种创造性地传递。真正的翻译实质上是双向的流动后重回平衡,这也是对职业译员的要求和翻译的难度。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阐释学视域下的翻译观

下一篇: 阐释学视域下的翻译观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