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母语文化改革现状
 
更新日期:2020-03-23   来源:高教探索   浏览次数:19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自广大外语院校认识到母语文化的重要性后,恰逢国家大力推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很多高校已经及时的采取措施,改善母语文化失语的现状。笔者是一所地

 
 自广大外语院校认识到母语文化的重要性后,恰逢国家大力推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很多高校已经及时的采取措施,改善母语文化失语的现状。笔者是一所地方高校的德语专业教师,从事一线的基础教学工作,因此便于对学校、学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如下:(1)学生情况

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一百名小语种学生,包括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及葡萄牙语。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发现超过90%的学生都了解日常的中国文化知识,比如春节、端午节、二十四节气等,但是只有不到50%的同学能用自己所学语种的外语翻译;而且很多同学对于春节的由来则描述不清,更谈不上用外语介绍,也就是说对于稍微深层次的中国文化知识,大部分同学则不知晓。因此,在学生方面笔者发现大约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学生掌握了相应的文化常识,但外语能力不够,所以不会表达,这种现象大部分发生在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身上;二是学生本身就不懂中国文化文化,更谈不上用外语表达,这种现象大多发生于深层次的文化概念,比如节日的由来、节气背后所带来的变化等等。

但是学生对于文化上的意识明显加强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认同学习外语的同时需要学好中国文化,有将近56%的学生表示专业老师曾在基础课上同时强调过中国文化的重要性,这说明师生观念已经发生了转变。

(2)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笔者以13年和18年本校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人才培养方案为对比,总结出以下区别:首先,培养目标从“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德语人才”转变为“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德语人才”;其次在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中加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从文体素质类课程细分出了“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中华经典与传统文化”、“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等传播母语文化的课程;再次,在大学外语选修课程中加入了“中国文化概况(英语)”课程,普及用英语进行中国文化表达;最后,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各语种都有“中法文化对比”等类似课程,甚至还加入了“中国文化与思想精萃”等专门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课程。这证明了学校以及各语种专业对母语文化的重视,并且已经走上了改革之路。但是我们也发现中国文化类课程大多是选修课程,并没有列入专业核心课程,因而学生还是没有十分重视。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母语文化改革现状

下一篇: 母语文化改革现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