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更新日期:2020-03-24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浏览次数:17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不同的课程应针对不同的育人点,设计出形式多样的、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新闻专业课程的很多课程既包括理论,又包括实践(实验)部分。常用

 
 不同的课程应针对不同的育人点,设计出形式多样的、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新闻专业课程的很多课程既包括理论,又包括实践(实验)部分。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班级授课式。主要是讲解主要的理论要点、难点。班级授课能集中传授知识,并且让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形成逻辑联系,从而对整门课程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小组讨论与实践。学期之初,结合课程内容,将所有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按课程内容的基本构成,每一个小组有针对性地搜集课程内容的一个部分。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由指定的小组为大家分享背景、案例,实践作品等材料。这种形式既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又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为受众服务的意识。

3.业界专家参与评价实践作品。在评价学生的实践作品时,邀请相关的业界人士参与评价作品的创新性、可行性及说服力。这种形式有助于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教学方法方面,课程理论部分的教学,可借助案例教学实现育人点。上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率先倡导案例教学法,并很快传播到其他国家。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单单是内容的发布者,还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动思考,积极讨论,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养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首先,要注意结合育人点选择典型案例。 以新闻采写类课程为例,帮助学生认识专业记者的职业素养时,可以赏析纪录片《惊心动魄22小时》。作品以解救人质吴若甫的主线,穿插使用大量细节画面、人物富有特色的语言、形态。如果没有徐滔等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新闻现场,搜集有价值的材料,就无法完成对惊心动魄的现场的真实记录。

关于体会作品弘扬正能量,努力影响、引导舆论时,可以赏析中国新闻奖获奖专题作品《静默的山碑——长渠如歌 红旗渠通水五十周年记》。当年的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需要新时代年轻人继续传承。作品从亲历者的回忆拉开故事序幕,讲述层层深入,依托记录者、亲历者、学者、后人等多视角转换,自然巧妙表现主题。红旗渠精神虽然是现代年轻人陌生的,但是作品诞生后,很快引发人们对红旗渠精神的讨论与赞扬,正面引导了年轻人对红旗渠精神的正确认知。

其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课程内容导入、讲授、总结、思考或讨论等环节。导入内容的目的是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程内容,并明确课程主要内容、重难点。案例教学的讲授部分,教师可提纲挈领地概况案例的特色、主题,并提示学生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专业素养的学习。比如记者是如何坚守现场、如何客观公正传递信息、如何努力挖掘正能量的题材等。

课程实践部分的教学,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实践项目,检验学生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落实程度。比如当学生选择新闻作品选题时,要提醒学生遵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媒体要服务百姓,记者要深入基层。培养学生积极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在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基础之上,找准小切口,体现大情怀、正能量。通过新闻实践不断体会新闻舆论工作要始终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另外,可以通过考查来检测某一阶段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程度。考查对教师而言,有助于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而言,有助于加强对育人目标的重视。在这个环节中,需要教师对该阶段的育人目标和训练方式有清晰的把握,这样才可能设置难易度适当的考查内容。比如在策划节目或者栏目时,为督促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服务家乡,可以设计为家乡制作纪录片、生活服务类节目等内容。要完成这样的内容,学生就必须了解、熟悉自己的家乡,对家乡的自然、地理、人文等方面做必要的调查。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下一篇: 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