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其自身在成长历程中的体验,对其文学风格的创作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的,“这种经验会渗透在血液中,产生重要的冲击作用,加深对原来的信仰的质疑;而经验、感性留下的痕迹,常常很难擦抹。”一个文学创作者,在他童年时期的体验则更是如此。学界通常将这种体验称为童年经验。所谓“童年经验”,就是指“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它往往对于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具有更重要、更深层次的作用。“一个人的童年经验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童年经验分为丰富性体验和缺失性体验。康德曾说:“由于想象力在观念上比感官更丰富多产,所以如果有情欲的加入,则缺失对象比有一个对象还更能激发想象力。”在文学创作者的创作道路中,缺失性体验对激发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有着更为显著的激励性功能。而缺失性体验倘若发生在作者的童年期,“或者是物质匮乏,或者是精神受到严重创伤”,则更会对作者的文学创作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通常来说,文学创作者童年时父母亡故或是家道中落,都会对其性格和气质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他的创作题材选择、人物原型、情感基调、艺术风格等”。
李商隐是唐代诸多艺术风格上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当中,童年最为不幸的。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早孤”,但尚可“依嫂”。而李商隐的童年,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祭裴氏姊文》)家道中落的李商隐,不仅经历了早年丧父的凄惨童年,并且年幼的他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两位姐姐的不幸离世。在当时的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作为家中长子的他,很快成为振兴整个家族的希望。而一次又一次家人的死亡,则在李商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消磨的惨痛的印记。李商隐的童年经验,属于典型的缺失性经验,家道中落、早孤、几位姐姐的相继离世,早早地给他的人生笼罩上了一层厚重的、阴郁的、悲凄的浓雾,这一切构成了他悲情人生和悲情性格的主要源头,也是影响他文学风格的重要的、深层次的原因。
李商隐不幸的童年缺失性体验,对其之后的人生道路和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有层次的。虽然,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李商隐所反映的诗作中的与童年体验相关联的诸多因素,已经不是它最原本的、最自然的状态,更不是直接作为创作题材进入李商隐的诗歌创作中的。但经过梳理与分析,我们依旧能够发现隐藏在李商隐诗作中的许多受童年经验影响下的“原型”。童年缺失性经验无疑对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风格产生重要的影响。今观李商隐的诗作,尤其是前期的许多作品,无论其传达的思想如何复杂,多少都有一些童年缺失性经验影响的因素蕴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