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
 
更新日期:2020-03-25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浏览次数:14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对于真的认识价值,对于善的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对于真的认识价值,对于善的道德追求,对于美的愉悦需要,是构成文艺的基本价值所在。”为此,充分发挥文艺的精神引领作用,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给人以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指引,传递向真、向善、向美的价值观,积极引导人们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判断力,进而激发人们为实现美好理想、过上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应该成为当下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真”是文艺的生命之基。文艺之真,首先在于真实。文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将反映社会真实、历史真实、时代精神作为神圣使命。文艺精品代表着时代的精神高度,体现着时代的思想深度,标志着时代的文明程度,反映出时代的人文向度。文艺的真实性,并不是对社会生活的简单照搬和模仿,也不是生硬地进行逻辑推理和科学判断,更不是随心所欲地编造、颠覆、戏说历史。新时代给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与无穷典型素材,应将“社会的真实”“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统一起来,真正在艺术的想象与灵感再现中兼顾史实,做到既有史实,又有艺术。只有秉持正确的历史观和对社会现实的正确认知,并遵循文艺规律,才能真正创作出既能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民智慧、传播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文艺之真,其次在于真情。文艺作品缺少真情实感,就像人失去了精气神。情感的缺乏,根源在于与人民的疏离,对人民的情感倾注不够,游离在作品之外,自己的情感难以融入,也难以获得受众的情感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方向。文艺的根基在人民,文艺的源泉在人民,文艺的前途在人民。文艺工作者要自觉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感怀,为人民呐喊。只有走出“小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与人民同脉共振。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真诚地面对人民,持久地热爱人民,由衷地感恩人民,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倾注于笔端,忠实地为人民代言,自觉地为人民书写。

“善”是文艺的价值之本。文艺之善,在于成风化人,铸魂塑魂。早在五四时期,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梁启超便积极推动发挥小说的社会功能,夸饰小说的“新民”作用。鲁迅先生也曾直语:“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领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文艺对于国民美好道德的塑造,对于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对于民族精神的培育,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作“有道德”的文艺作品,“有道德”,就是教人崇德向善。文艺作品中的道德评价与道德展示,实际上就是明是非、辨真伪、鉴优劣、权得失、甄善恶,就是以形象的力量和情韵的感染给人以熏陶、启悟、激励,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纯洁情愫、升华思想,点燃人的精神之火与理想之光。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教育人、引导人,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艺铸魂育人的思想功能。
“美”是文艺的魅力之源。文艺之美,在于愉悦情感,洗礼心灵。文艺是一种插了美学翅膀的思想传播与道德教化,其形式和内容不仅便于人们接受,而且使人们乐于接受,文艺的传播力、感染力和魅力是其他任何理论形式都无法比拟、无可替代的。文艺之美,具体表现为形象美、形式美、语言美、意境美等。一方面,文艺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艺术方式,创作者广泛收集生活素材和感性材料,运用想象、联想和幻想等手法,形成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和典型,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和概念变得生动亲切,以此感染人和教育人,并揭示社会、人生的规律和本质,提高人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情感这种神奇的力量,几乎充盈了文艺的全部空间,浸透了文艺的所有细节。人的情感丰富多样,一般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有时它会停留于人的内心,只是一种个人的感受,有时它则不可阻挡地溢于言表,成为感染别人的力量。正如黑格尔所说:“文艺艺术的美,它一方面是感性的,另一方面却基本上是诉之于心灵的,心灵也受到感动,从而得到某种满足。”文艺的审美愉悦功能使得其很容易引发受众的自我体认,在欣赏文艺作品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情感、道德理念、行为方式受到潜移默地引导和启示,基于此,积极发挥文艺的美育功能,使人们获得精神的愉悦、审美的享受和灵魂的洗礼,是文艺助力世道人心建设的应有使命。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

下一篇: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