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作为当下大学生最常用的社交媒体之一,其以用户好友群体为基础,通过微信交流互动、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产生大量离散且无序的信息资源。但大学生作为个体成员,有限的精力难以应付如此繁杂的信息资源,因此极易产生诸多困扰。学者韩志严表示,我们通过当下的这种社会化媒体,用户所生成的知识信息将不再是完整和系统的,而是离散的、无序的、动态不稳定的。根据调查结果,当下大学生对于手机微信、QQ等移动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是极大的,大学生获取的信息也明显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学习者表示由微信传播进行的碎片化知识学习虽然充实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汲取了各种各样的知识碎片,但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移动媒体依赖带来的焦虑感。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每一位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伙伴”。有学者表示,移动网络已经覆盖了当下大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虽然丰富了知识获取的途径,但便捷的同时也增加了阅读的随意性,使得大学生对于知识进行深度思考的空间受到挤压,从而降低了知识传播的效果。有的同学表示自己习惯“一有空闲就会刷朋友圈”,而刷微信的原因大多都是为了打发时间,觉得这样“荒废了许多时间,但又习惯性打开微信”。还有的同学表示,现在对移动网络的依赖使得自己“很难静下心来耐心地读一些纸质的书籍或资料”,但同时表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化学习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2.“攀比”之风形成无形压力。
微信朋友圈作为私人的社交分享平台,用户可以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心情感悟,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状态、健身成果、新学技能等等发布上传。在参与式观察中,部分学习者表示其他同学在朋友圈晒学习、晒打卡等方式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压力。朋友圈的“学习打卡”现象不仅是学习者的自我表达方式,也是用户“塑造自己的社会表现形式”,以期实现社交互动。学习者通过朋友圈打卡展现理想自我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同圈好友造成一定的影响。学生表示自己“每次看同学发布英语打卡、阅读打卡等的朋友圈时,内心就十分焦躁,行动上却无动于衷。”
3.通过微信获取的信息真伪难辨。
微信及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发布是由信息传播者的主观支配的,所以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容易导致信息的误传与谬论。斯坦福大学学者Trevor Hastie指出,新媒体时代意味着更多的信息,也意味着更多的虚假信息,想要把信息转换为知识,必然要进行证伪。作为大众日用的社交平台,微信及微信朋友圈内容更新频繁,且无质量把关,各类冗余、虚假与繁杂的知识信息加重了我们获取有用的、可靠的信息的难度。因此,在进行浏览和阅读时应该“用审视的目光合理辨别内容的真假或者合理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从众。
4.微信传播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
作为主流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微信传播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社交分享便利,但这种信息的实时分享也大大削弱了我们对于信息的分辨能力,使得分享的内容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用户通过手机网络随时随地了解信息、即时分享,当某一事件突然成为热点,许多人会选择第一时间参与分享和评论,不仅容易造成微信朋友圈刷屏的困扰,而且由于缺乏足够的理性思考和信息判断,很容易造成跟风传播及情绪冲突。
5.自媒体乱象使得信息呈现泛娱乐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主流媒体”的声音逐渐变弱,众多贴有“平民化”、“大众化”标签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爆发出自身强大的能量及对传统媒体的威慑力,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创建的媒体平台自说自话,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关注,有些自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更是噱头不断,质量良莠不齐,而缺少了对知识意义性及信息真实性的思考,使得信息呈现越发趋向泛娱乐化。娱乐信息的快餐式阅读对于知识学习的严谨性形成了极大的挑战,无形中加剧了学习者注意力的缺失,使得学习者更容易表现出心不在焉或力不从心的学习状态。这种个性化网络服务的诞生,一方面使得为互联网贡献知识更加简便和多元化,但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信息噪音,导致学习者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