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是体现我国民族个性、民族精神、民族记忆的载体,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职业教育具有实现“非遗”传承的普遍价值和独特价值。普遍价值在于能够保护民族文化,促进文化认同和民族团结,以及提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独特价值在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根本途径,“黄炎培把职业教育的目的定义为:‘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也’”[]。从黄炎培对于职业教育目的的定义来看,其支持“非遗”传承的责任不可推卸,相对于普通中学侧重于知识传授,以参加高考为主要任务,职业教育具有侧重实用性机能训练的独特性,基于保护民族文化的功能,是教育系统中能够支持“非遗”传承的重要途径。
(一)开设“非遗”专业,提高社会地位
中职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地区产业转型发展输送技术技能人才,一个新专业的开设,不但能够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同时能提高该专业的社会地位。吴满芳提出,人才优化、专业设置直接关系产业转型的质量和效率,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发展。[] 劳甄妮等研究发现,区域产业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适配性,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的成效。[]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要求职业院校必须服从于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力资源市场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专业设置应服务于区域重点产业、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一般来说,中职学校专业设置首先要考虑学校与社会的人才供给侧、需求侧两各方面的关系。供给侧和需求侧原为现代经济学的学术概念,是基于经济学角度来考量市场主体中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辩证关系。新专业的开设说明需求侧供不应求,该区域的经济需要此类人才的供给,民族地区“非遗”专业的开设,能够给予当地民众对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心,能够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由此提高民族“非遗”在当地乃至在国家、世界的地位。
(二)规范培养体系,提升人才质量
我国目前“非遗”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体系不规范、传承方法落后、开发方式不当,因此,规范培养体系,提升人才质量是职业教育支持“非遗”传承的主要价值。据笔者了解,民族地区“非遗”传承目前有几种方式,一是通过师徒式的“口传”和“心授”,通过个体的人来实现其活态化传承;二是旅游开发式的“非遗”保护,通过开发旅游实现片面的文化传承;三是产业化式的“非遗”保护,通过现代化手段实现产业化式的文化传承。在外来文化冲击影响巨大的情况下,这样的文化传承方式或已无法满足当下需要,或已改变了“非遗”文化的原本内涵和独特韵味。
相比之下,职业教育能规范培养体系,提高人才质量,最大程度的保护民族地区“非遗”。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构成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和内涵,是由专家、学校和社会根据国家的要求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共同确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应该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育方式、教学队伍等的总和,及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修改的通用范式。通过专家、学校和社会共同确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将民族地区“非遗”以科学、规范的方式,形成完整的培养体系,完善相关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将能够提高人才质量,增加相关人才数量,也将解决“非遗”传承面临的断代问题。
(三)培养文化意识,推动人文生态平衡
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面对的群体更多的是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和贫困学生群体,其文化使命不仅是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更需要培养其文化意识和民族意识,为本民族、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生态平衡做贡献。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的,但是,推动文化生态的良好发展是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职责。张诗亚教授认为文化生态系统包含了自然环境、精神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环境都同时在进行着人的意识参与,而文化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规律是保持动态平衡。[]人的意识,以及由意识引起的行为对文化生态系统产生作用,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推动职业教育支持民族地区“非遗”的传承,一方面是为了使“非遗”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培养当地民众的文化意识和民族意识,在利益驱动和商业化的驱使下也不能忽视了对本民族传统的、原生态的文化精髓的保护和传承,更不能让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商人对自然环境、文化资源的肆意开发和篡改。职业教育的支持,能够促进经济、自然、社会、政治和教育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做好民族意识形态的保护,推动人文生态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