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构建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生态圈”
 
更新日期:2020-03-26   来源:大连干部学刊   浏览次数:16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当前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的建设也应涉及多个环节,并非是孤立地存在,而是联系的、系统的。要将在意识形态领

 
 当前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的建设也应涉及多个环节,并非是孤立地存在,而是联系的、系统的。要将在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建设看成是一个包含话语“输出”、“运输”、“输入”环节的整体性过程,建设成为一个科学有效的“生态圈”。

(一)“输出”环节

1、话语主体

1)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

统治阶级有统治思想,整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于巩固执政地位和社会发展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不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那就是“授人以柄”,执政地位就会受到威胁,统治阶级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毛泽东则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9]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成为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所在,而关键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领导一切工作。要牢固树立党管意识形态的理念,加强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保持政治方向不动摇;健全各级党委负责制度,增强意识形态工作手段的创新性和主动性。

2)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

“党员干部的实践示范与言行一致性时是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必要条件。”党员领导干部是执政党的形象代言人,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拥护程度,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和实践程度是一块活的“广告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于社会的引导作用是巨大的,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对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力。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是否长久,是否能够得到人民的长期拥护,重要的根源性因素就是是否言行一致,政治承诺是否落实,执政前后理念是否一以贯之。毛泽东很早就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要着力发挥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另外还要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这样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才能得以不断加强和巩固。

3)培养高素质的意识形态理论建设和创新队伍

意识形态建设必须要有一支专业化的队伍来进行,承担着理论研究和创新工作,培养意识形态理论建设的下一代研究和创新工作者。高素质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工作者,宣传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批判反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增强其感召力、解释力和话语权。培养一大批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注重对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培养;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鼓励马克思主义研究,建设新型国家智库。意识形态理论建设和创新队伍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和学习,要“真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新思维,成为具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意识形态建设专家。

2、理论创新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在不断创新中获得的,自然也要在不断创新中增强。意识形态理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对社会现实生活变化保持有效的解释力,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魅力,才能说服群众,使群众理解、信服、掌握和接受。面对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理论创新能否有效推进,事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吸引力和解释力,能否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创新意识,以解决现实问题和反应时代特征为出发点进行理论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根本特性与精髓,并紧密结合当前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中国自身历史传统文化的会通与融合,形成具有风格、中国气象和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理论,为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生态圈”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二)“运输”环节

1、表现形式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学会利用新的传播媒介,不断创新表现方式,以此来加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增强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影响力,让人民从心里认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表现形式创新来建构新时代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系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释义和概念,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在新时代有新特点,意识形态理论表现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特点特征,立足本国国情,代表人民根本利益诉求,回应人民的时代需求。优化舆论宣传话语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语言表达应更具人性,展现亲和力,语言平实亲切;宣传工作时刻贴近社会生活,回应社会热点问题;合理运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词汇,合理提炼网络用语;运用多种宣传手段,不仅限于单一地机械宣传和灌输。

2、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时代潮流不可逆,应该科学合理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充分运用网络的传播手段,利用新媒体、自媒体,结合新旧媒体之所长,促进理论创新成果传播,回应不同受众需求,联手打造一种适合时代发展的公共意识形态场域。努力发展互联网新技术,缩小数字鸿沟,弥合技术缺口,封锁来自敌对分子的非正常破坏性渗透通道。利用新技术的发展,拓宽意识形态传播渠道,扩大传播空间。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重视网络信息安全,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和谐。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管理和互联网治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利用技术手段对一些具有破坏性误导性倾向的信息端予以监控或取缔。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构建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生态圈”

下一篇: 构建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生态圈”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