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因旅游资源的丰富性、独特性而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优越条件,因此各级政府均把旅游业视为增加乡村经济收入、改善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2016年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统计显示中国乡村旅游人次达13.6亿,旅游收入达4000亿以上,而未来10年,乡村旅游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预计到2025年乡村旅游人次将近30亿人次。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是改善地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对人才培养也产生新的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造就更多乡土人才,支持地方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与13个部门共同发布的《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中也特别强调“要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围绕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体发展目标,旅游管理地方特色人才培养需突出本土化、创新性、应用型三大特点。
本土化
本土化是指将某一事物转换成符合本地特定要求的过程,亦即是密切结合当地现有资源,发挥地方特色,从而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域性风格的过程。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繁荣的重要途径,以乡村旅游为主体的现代乡村服务业是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模式,乡村旅游的发展提质升级需要熟悉本土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特征且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旅游管理人才。这类人才能够充分认知乡村的价值,愿意投身乡村,能运用专业知识,推动实现“三农”要素的重新定位和组合,促进城乡之间资本、人力、知识、消费等各种要素的相互流动和融合发展。
(二)创新性
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是我国当前改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发掘农业农村的新功能新价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新模式。从旅游的层面,要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拓展升级趋势,结合各地资源禀赋,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遵循市场规律,推动乡村资源全域化整合、多元化增值,增强地方特色产品时代感和竞争力,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增加乡村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以上工作的推进需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有创造能力以及团队组织沟通能力的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三)应用型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旅游发展建设需要具备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环境艺术学、旅游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能思考、解释、并解决乡村旅游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应用型人才。首先要在乡村文化振兴上能发挥引领作用。乡村旅游担当着保护和振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对于乡村文化凋敝甚至“消失”的问题,能推动乡村文化、乡村民俗、乡村非物质遗产注重保护、传承和弘扬。其次要具有生态意识和绿色发展观,关注乡村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转型,让乡村旅游发展真正实现“农村增美、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还要认识到乡村旅游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在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战略,精准、集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