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多,发展差距大,尤其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地矛盾突出,农民返贫问题突出,而乡村旅游一直是广西乡村扶贫富民工作的重要内容。2017年,广西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2.19亿人次,同比增长约24%;乡村旅游消费约1405.8亿元,同比增长约29%。乡村旅游扶贫辐射带动142个旅游扶贫村脱贫摘帽,带动脱贫约33724户14.71万人贫困人口脱贫。按照广西扶贫攻坚工作的要求,2020年全区要完成80万人以上的旅游脱贫,扶持550个贫困村发展旅游业。艰巨的乡村旅游扶贫攻坚任务,广西需要大量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据广西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数据统计,2017年全区旅游从业人员78.55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9.26%,远低于全区近5年旅游总收入30%以上的年平均增长率。其中高职或大专以上学历的占38.94%,来自于旅游管理、酒店、餐饮等旅游类专业的从业人员占15%,85%的旅游从业者专业背景分散。目前广西有17所普通本科院校、5所独立学院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每年输出专业毕业生约6000人。总体上全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总量不足,无法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尤其面向于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具有创造力的本土化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缺乏,人才培养存在较多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与新时代旅游发展需求脱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党的领导下,举全国全社会之力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乡村旅游在这关键时期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传统的乡村旅游主要以乡土建筑、风土民情、自然遗产为旅游吸引物, 产品粗放、类型单一,奉行资源至上,但随着全国旅游市场的纵深发展,现实型、自然型、原态型民族旅游,必然要被内涵性、艺术性、符号性、创意性乡村旅游所取代,向“内涵体验性”转型和“文化创意性”升级。广西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强调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推进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把休闲农业打造成为横跨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以及广西旅游产业体系中的优势产业。学者相关研究也指出当前“供给侧改革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错位发展,形成了区位化特征明显的特色经济圈,使人才就业指向更加区位化” ,因此新时代新业态背景下旅游管理本土化特色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亟待开展。从当前广西高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未能反应出以上时代特征及行业转型发展动向,人才培养定位大多雷同、笼统,与时代脱节的现象明显。
(二)高质量旅游管理人才缺乏,人才供需错位
国内旅游统计数字显示,当前全国旅游业人才需求缺口超过200万以上,随着旅游新业态的不断产生和扩展,旅游业的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人才供需之间的缺口还会进一步加大。然而,在此巨大的专业人才缺口之下,还出现企业找不到适用性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现象,近年的旅游管理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学生毕业5年内的最终对口就业率不到20%,供需存在严重的错位。从目前广西旅游人才整体结构看,首先,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所需的企业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服务技能人才质量不高;其次,乡村旅游发展需要策划、商品设计、营销管理、投融资以及信息化等高端新型旅游人才极为缺乏。
(三)本土化创新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协同培养机制不完善
首先,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熟悉本土乡村历史、文化、生态等系统知识的本土化人才,他们愿意回到农村,投身乡村建设,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处理乡村发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人居环境整较差,乡村民宿、农家乐等产品和服务标准不完善,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建设意愿不强、融资难度较大等问题,均需要对乡土社会乡土知识有认知和理解的旅游管理本土化人才参与其中。其次,旅游转系升级,科技进步、市场不断变化,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创新、资源整合、信息获取与分析、综合与系统分析、特种技术运用等与旅游新业态的创造、经营、管理高度相关的能力要求也日益提高。乡村旅游向综合性、创新性、动态性、科技性转型的特征决定了旅游人才的知识结构必须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掌握旅游学、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电子商务等知识,还要掌握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学、环境学等诸多跨学科知识。而当前广西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应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上还未能显示出清晰的本土化需求及创新性意识。此外,乡村旅游新业态的涌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产业紧密联系,实现产教的深度融合,而当前地方高校与政府、企业的协同合作存在着一定程度形式化、一次性等问题,与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未能构成利益共同体”,广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有待提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