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中医人学思想及其哲学本质
 
更新日期:2020-03-27   来源:东南学术   浏览次数:29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思想史上,中医基于人体实践和自身的认知逻辑,不但揭示了人体如何产生、如何变化和如何防治的本质,而且对处于社会和自然界两大环境中的人体生命现

 
 在思想史上,中医基于人体实践和自身的认知逻辑,不但揭示了人体如何产生、如何变化和如何防治的本质,而且对处于社会和自然界两大环境中的人体生命现象及其规律有着系统的认识,这就是中医人学思想。传统中医人学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其优秀内容是今天建设人类命运价值共同体的宝贵资源,需要研究和挖掘。

(一)中医人学思想是以人体生命健康为中心的

自《内经》问世起,中医思想体系已有2000多年。它既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表达了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也有对人体生命本质、起源和变化规律的系统认识,以及直接为中医临床服务的诊疗方法体系,表现出了鲜明的“人天合一”思想特征。这样看,中医思想是有世界观内容的,但却是以人体生命的健康为中心而建构的。因此,中医思想体系更准确的名称是中医人学思想体系。

中医人学思想体系以人体生命健康为中心,这是由其哲学基本问题决定的。中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时下学者们有多种看法,诸如阴阳关系问题、形神关系问题、天人关系问题等。天人关系实际上是今天所说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如此,我赞同它是中医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在《内经·素问》首卷首篇就提出了,文中是以黄帝问话形式出现的:“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素问·上古天真论》,这是说,人的衰老,是由于时代与环境的原因呢?还是由于人们没有注意养生方法造成的呢?这个问题朴素、直接。其实是在问:人体生命变化,其内在根据是社会和自然界的因素,还是人体生命活动实践的因素?这个发问所反映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而这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正如中国人学学会前会长陈志尚教授所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内经·素问》开卷的这个问题表述,一直湮没在思想史的纸卷中,历来没有得到思想家们的哲学揭示。事实上,对此问题的不断解答、认知和实践解决,决定并形成了中医哲学的人学思想路线。

这个问题,《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回答是,“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故也。”这是说,人们能够度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是因为他们全面掌握并运用了养生之道。这就是认为,人体生命的变化,其根据是内在的活动,在于人体生命变化规律使然。换句话说,人体生命变化是有规律的,遵循它就能健康长寿,违背它就会生病短寿。《内经》关于人体生命变化的内因论和人本性,还有诸多表现,例如,问到:“人所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回答是:“天癸竭。”(《素问·上古天真论》天癸,指人体先天肾之精水,因此,还是内因论。可以说,自《内经》开始,中医思想都是以人体生命的卫生保健为宗旨的,无论是在具有首创思想体系之功的《内经》里,还是《内经》之后的整个中医思想史发展,都是这样的。中医哲学从《内经》开始,便在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上,走向了人体生命世界,始终以人体生命为中心,始终以解决人体生命的卫生保健问题为宗旨。难怪今天许多中医理论大家都认为中医是人学,如国医大师陆广莘教授说,“中医,根本上是人学!”

总之,尽管中医思想是有世界观内容的,但却是以人体生命为中心建构起来的。如果说,在西方哲学思想史上,物质与意识、存在与精神的哲学基本问题一经产生,便倒向了意识的世界、精神的世界这一面,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后才有改观;那么,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内经》里人与世界的关系基本问题一经产生,便倒向了人的这一面,且是人体生命,而不是人的精神。这一倒向,使得中医走上了呵护、维护和保护人体生命的道路,置身于今天人们所说的自然科学领域之中。

(二)中医人学思想实质上是人体辩证唯物主义

对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要素分析,中医人学思想实质上是人体辩证唯物主义。确实,中医人学思想的唯物性、辩证性、人本性和实践性是显著的。

第一,唯物性。中医认为,气是一切存在的本原,气化是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这一根本哲学观,在《内经·素问》的许多卷篇中都有议论和揭示,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说到:“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此后,还有《难经》的“原气”说,明代温补学派的创始人张景岳的“气即万物”说。清代,中医气论更得到广泛传扬,如喻嘉言的“大气论”、徐大椿的“元气存亡论”、唐容川的“水火气血论”。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医人学思想及其哲学本质

下一篇: 中医人学思想及其哲学本质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