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学院作为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一所高校,人才培养要构建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生从通用能力到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能力的系统培养,使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一)模块式教学设计原则
1.课程设计整合性原则
《模拟导游》课程是呼伦贝尔学院旅游管理本科的独立实训课,是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课程,是体现人才培养效果的课程。本课程是在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限选课等课程开出的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尤其是《导游业务》《旅游法》《内蒙古旅游》《呼伦贝尔地理》《呼伦贝尔旅游》等知识关联度较密切的课程,在先修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融合,打破课程之间的体系,重构本课程的模块式教学内容,为后续学生的课程实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内容设计科学性原则
呼伦贝尔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是典型的自然与人文高度结合的旅游目的地。空阔的草原、绵长的大兴安岭、漫长的边境线、自然冰雪叠加着典型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构成了呼伦贝尔旅游的独特魅力。针对呼伦贝尔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尤其是作为一名导游员如何把呼伦贝尔的资源、产品更好地呈现给旅游者,基于此出发点,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兼顾了呼伦贝尔的资源和线路特色等实践性较强在内容。这些课程的实践性通过课程实习等实践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在有效达成,通过课程实习,首先让学生对呼伦贝尔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有一个宏观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课程内容设计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线路为载体、以知识模块为依托的整体设计原则。因此,在课程设计中重点分析呼伦贝尔的精品旅游线路,即海拉尔至满洲里,海拉尔至额尔古纳、根河、鄂伦春,海拉尔至鄂温克族自治旗至阿尔山旅游线路,海拉尔至牙克石至阿荣旗至扎兰屯。课程设计时,注重不同线路的资源与特色,突出特色。在授课过程中,每一条线路依据线路特色分解为不同的知识模块,模块设计组合时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传授的重要性,除重要的史地知识外,兼顾美学、心理学等知识。
3.人才培养重品德原则
育人功能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教育大于教学。在旅游市场面临诚信危机的背景下,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德育教育在《模拟导游》课程中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非常重要。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注重旅游职业素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并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全过程,成为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的特色化课程思政。
(二)模块式教学的意义
1.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模块式教学首先要体现知识在完成性,而这种完整性是建立在旅游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如旅游体验理论、质量管理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课程设计中的旅游线路设计必须紧紧与旅游体验理论相结合,团队旅游接待必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紧密结合,导游服务技能必须与质量管理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相结合。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达到理论基础扎实、知识体统完善、实践技能熟练的应用型课程的教学目标。
2.体例清晰
直观具体传统教学模式下《模拟旅游》的内容框架结构大致分为概况、历史、旅游城市、旅游资源、景点景区等几个方面。以旅游线路设计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将旅游线路按照行程天数、主题内容等进行详细分类而形成模块,这种设计分类清晰,便于学生通过模块间对比较而有效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较传统模式更为直观。
3.利于技能培养与提高
在课程设计中既有课堂教学又有课程实习。通过课程实习,学生对旅游线路、资源、特色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够有效掌握技能从而提高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