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
 
更新日期:2020-03-30   来源:高教论坛   浏览次数:20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来源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

 
 (一)来源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养并引导人们发扬民族精神和坚定文化自信起着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很多文明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衰落甚至灭亡,唯有华夏文明史源远流长。而其得以持续发展和创新的核心因素在于,我们民族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和精神特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出了我国深厚的民族精神。从古至今,我国传统文化就倡导爱国主义精神,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精忠报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民族气节和家国情怀。这些都展现了中华民族超凡的民族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都提倡“天人合一”观,重在突出两者的和谐相处和相辅相成的关系,与西方的“征服自然”不同。同时,对于进步的知识分子而言,忧患意识是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的。早在孔子时期就有忧身忧命、忧道忧学、忧国忧民。有孟子提到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大丈夫人格。

习近平同志也曾指出,我们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我国优秀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支撑。

(二)来源对中国革命文化的升华

革命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对革命文化的认识和升华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良好品质和价值取向。革命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遭受着屈辱和外敌。先进分子开始了“救亡图存”的征程,目标是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从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再到推行“三民主义”、再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这些都体现出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所产生的革命文化所积蓄的力量是铸就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来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了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这些先进的革命文化在历史的传承中,被时代所接受和认可,这段历史以及革命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凝聚爱国情怀、弘扬革命文化以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来源于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悟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文学艺术方面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对中华传统民族文化要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剔除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不仅作为中国文化的引领者和实践者,而且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因此,对文化自信的来源探索,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也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

下一篇: 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