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构建中医药科技平台建设体系策略
 
更新日期:2020-03-30   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   浏览次数:14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眼光向外、借力协同,搭建基于平台的创新共同体以国家布局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为

 
 1、 眼光向外、借力协同,搭建基于平台的创新共同体

以国家布局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为切入点,建立“政策特区、高地”,在保持现有特色与优势领域正常发展之前,整合现有资源,重点打造强势或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科技平台,助推其尽快跻身“国家队”;注重中西会通,加强校际-校院-学院间开放协同,培育交叉研究方向,探索医工结合新模式,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端技术,凝练学科研究领域,加强跨学科组织,拓展和培育新的科技增长点。进一步优化科技平台管理服务效能,主动争取各种外部科研资源对高校优势科技平台的支持与融入,为平台对平台的实质性合作拓展渠道、搭接桥梁。鉴于“理论+临床+新药”的中医药研究特点,在做好做强自身基础研究的同时,充分利用好附属医院、药企优势资源,推动各附属医院科研联盟,产业技术联盟,整合集群优势,加强开放协同力度,科技资源共享、人才互聘,营造浓厚的科研文化氛围,推动共建转化医学研究平台,提升高校中医药临床诊疗、研究和服务水平。把握好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在“双一流”目标中的战略地位,扩大其改革和运行的自主权,提前布局培育新的协同创新体,推动“基础-临床-转化”研究融合、高效发展。坚持国际视野,积极吸引汇聚国际创新力量和优质科技资源,在新兴、交叉研究领域培育国际合作研究平台。

2.有的放矢、精准发力,构建有组织的科技平台体系

本着“保重点、补短板,分类支持、注重绩效”的原则,以优势学科群建设为磁场,加快以高校现有高水平、高质量科研平台为轴承,相关有特色、有关联的省部级科研实验室(平台)为辐条的优势平台群建设。布局学科资源与平台资源,在推进科技平台实体化、规范化发展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动“自由探索式科研”向聚焦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需求的“有序组织型科研”转变,积极构建实体与虚体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大平台”,使一流学科建设的“集群效应”与“共振效应”得以彰显,形成多学科平台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的合力。

3、 创新制度、优化环境,形成追求卓越的科学家精神

出台制约科技创新活力的相关制度的“废改立”,探索推进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学术资源配置和激励机制,完善科技平台(团队)的组织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制度供给要素在科技平台(团队)创新效能提升中的先决作用。大胆实施人员聘用、评价激励、成果转化等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尊重科研规律、注重科教融合、坚持立德树人、坚守科研诚信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培养锻造追求卓越的科学家精神,引领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文化。强化科研育人作用,通过高水平平台建设、高水平科学研究提升教师队伍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创新实践中既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又树立科学精神和科研道德。

4、优化科技管理职能,发挥学术组织引领作用打造高端科研引智、沟通、合作平台,构建“长中短”不同周期合理布局的科研管理体系,推动学科与科研对接,科研与国家需求对接,科研与产业对接。做好“搭桥服务”和“织网监督”双环管理,即搭好“组织桥”、“信息桥”、“人才桥”等开放环,织好“责任网”、“指标网”、“考核网”等闭合环,破除科技资源配置“碎片化”的屏障,为“形散神不散”的大团队形成积极创造条件。把创新团队、平台建设作为核心工作来抓,通盘统筹全校科技布局的相对均衡、重点突出,对潜质型团队、平台、成果实施科学培育工程。搭建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实行智慧化集约化管理。为适应国家科技改革的“放管服”和提升学校自身科技管理服务效能的双重要求,学校科技管理工作急需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科技管理信息共享系统。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校内信息化资源,推进建立与人事、财务、资产和项目负责人选择性共享的科技管理信息平台,使科技基础数据采集实现准确性、完整性、便利性,使科技管理过程实现科学化、智慧化、高效化,最大化实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把一线科研人员的时间精力从简单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5、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科技管理宏观指导

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是学校科研的主力军,只有优先理解其诉求,才能保障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最终成效。坚持符合科技创新规律,体现人才知识价值,激发创新潜能。坚持全面量化人才,科技评价指标综合且注重长效。坚持有利于科教融合和创新人才培养,激励优秀青年人才成长。坚持有利于科研大团队的形成,促进科研项目联合、持续攻关。坚持有利于科技成果创造与转化,推动科技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和需求,更加注重对科研人员研究方向的引导、嫁接,使之更加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之营造更加安全、规范、健康、向上的学术环境,充分发挥宏观指导作用。更加注重做强做大特色优势领域,培育抢占制高点科技大项目,持续产出引领性原创大成果。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构建中医药科技平台建设体系策略

下一篇: 构建中医药科技平台建设体系策略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