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坚持“八个统一”,建设“新思政课”
 
更新日期:2020-03-30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   浏览次数:23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统治阶级对其成员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念的灌输和教育,统治阶级采取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终其目的是体现和实现这一本质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统治阶级对其成员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念的灌输和教育,统治阶级采取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终其目的是体现和实现这一本质。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领跑者,是在马克思理论基础上的应用与完善。近现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人民解放军队的壮大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如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指引与导向作用。中国的发展与强大需要科技,更需要人才。梁启超曾提出“少年强,则国强”的说法,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是国家长久发展的关键。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都离不开思想政治的引导,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职高校都始终贯彻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的思政教育方针。思政课成为受教育者的必修课,成为中国近现代教育的传统。正是因为有了思政课,中国一代又一代青年才能在大的方向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有科学的判断和决策,在爱国主义情操下不断构筑宏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下的思政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新思政课”不同于以往的思政课,是在以往思政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发展的一项伟大的新工程。以往的思政课属于内容式发展,而今天的思政课则需要内涵式发展。内容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大不相同,前者更注重内容或形式上的丰富,后者则注重发展的价值与生命力。新思政课新在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思想需要顺应时代,思政课首先是在思想上追求并教导进步的;新思政课新在理论上的突破创新,理论包括政治理论和学术理论,两者需要全面发展;新思政课新在目标上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和不同的教学目标,我们需要制定不同的授课方式以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新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是顺应新时代的科学发展模式,其核心要义是习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统一”。
新思政课新在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在新思政内涵式发展的思想性把握上,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第一,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是根本方向,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底色,学理性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如果只谈政治性而忽视学理性,那么思政课就缺乏坚实的理论指导,反之,思政课的发展会圄于空谈。新思政课必须在政治性和学理性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在明确政治方向的大前提下突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内涵。第二,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是内在要求,价值性和知识性都是新思政课的内在灵魂。新思政课不仅要给学生灌输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担起塑造学生价值观的重要责任。知识是人的自我提升,价值是人的自我完成,新思政课只有做到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才能达到内在的完整。第三,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是上升动力,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基础上不断自我否定的螺旋式上升。建设性是创新、肯定、修缮的一面,批判性是反思、否定、更迭的一面。我们一方面要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也要对错误的观点和思潮加以辨别和批判。

新思政课新在理论上的突破创新,新思政课在理论与实践、统一与多样的辩证关系上有了新的突破。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第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基本原则,新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必须要求培养出既有鸿鹄之志又有工匠精神的青年和少年。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知行合一的说法,新时代的思政教育与之呼应遥契,表达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服从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中,要坚持以实践为主的原则。第二,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是必要条件,统一性是指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管理设置等方面的整齐划一,要与党重要保持高度一致,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多样性是指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可能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第三,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是科学创新,在新思政课上,新教师的角色定位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思想的引导者,更是学生自我完善的激励者。在发挥新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是新时代新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

新思政课在教育目标以及教育能力上也有了新的体现。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第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是关键步骤。对于某些基本问题需要坚持灌输性教育教学方法,让受教育者获得基本的知识储备。对于某些开放式问题则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受教育者养成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对于某些复杂性问题需要采用两者兼顾,交错使用的教育模式。第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重大特色。新思政课建设不仅要求完善课堂面授这种显性教育模式,更要注重其他方面的隐性教育。从教育资源、教育方位上来看,新思政课的教育模式呈现出多角度、多样化的态势。课堂反转、微课募课等新兴的教育方式逐步与新时代的学生相适应。在保障显性教育的同时拓展隐性教育,进而达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是发展建设新思政课的重要内涵。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坚持“八个统一”,建设“新思政课”

下一篇: 坚持“八个统一”,建设“新思政课”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