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不仅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的需要,更是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医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神圣的科学,在其发展传承过程中,历代名医们总结了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医生应当遵守的职业操守,国外有希波克拉底誓言,我国有大医精诚,在现代,将这些精神加以提炼浓缩,即得出了医生这个行业的特殊职业道德--医德。一个合格的医师,精湛的技术与高尚的医德缺一不可,所谓医以德为本,无德不成医,因此,提高医德修养,进行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将人文教育、医德培养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推动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紧跟时代,找寻医德教育的最优路径,丰富宣传教育方式采用多种宣传教育方式相结合,全方位塑造医学生的医德体系,沈阳医学院开展了如《医德大讲堂》,《校友开讲了》,开通医德教育,微信公众号,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发言等,通过医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方式,充分让医学生参与其中,让医德从书本上晦涩的概念变成心中清晰的理念,使医学生在医疗实践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高尚的医德。
以眼界拓展境界,以汗水浇筑梦想,基础医学院成功连续举办二十余期《校友开讲啦》系列活动。讲座邀请到了我校2000届毕业生贾哲学长和我校2009届毕业生李国伟学长。他们曾参加我国第四批赴马里维和医疗队,他们结合自身经历向师生们分享了维和医疗队军人的责任与担当。贾哲,沈阳军区总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医师,上校军衔,毕业于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李国伟,中源协和细胞资源库市场部经理兼学术部总监,毕业于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贾哲主任的开讲在《第四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工作情况汇报片》中展开,他从联合国维和行动概况、马里维和任务区概况和马里医疗维和行动经历三个方面向在场的师生们分享了这段光荣经历。马里任务区局势动荡不安、病毒蚊虫肆虐,随时可能发生恐怖袭击,维和医疗队随时面对着流弹和感染的风险。医疗队以昂扬的战斗姿态和精湛的医疗服务,实现了维和医疗“零事故、零差错、零投诉、零通报”的目标,赢得了联马团各国维和部队和当地人民的赞誉,用忠诚和汗水践行着中国军人忠诚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的庄严承诺。
李国伟学长分享了短片《沙漠里的生命线》,他从生活的角度介绍了马里的气候环境、营地生活和他的大学事迹。原本平静祥和的一方天地被轰鸣的炮火与凄厉的哀嚎打破,如若不是耳旁的炮火声与装甲巡逻车正在执行警戒任务,他们很难把湛蓝清澈的天空与战乱和恐怖袭击联系起来。虽然马里物资贫瘠,但在没有维和任务的时候,他们会尽量通过一些文化活动缓解紧张的心理压力。他勉励大家,要处理好学习与生活的关系,要主动拓展人生的宽度和生活的维度,做一个有温度、有血性的青年。他们表示,大学是将学生培养成材的殿堂,军营是将凡人淬炼成钢的熔炉。同学们不仅要牢牢把握当下的学习机会,用心修炼专业知识;更要善于抓住未来的锻炼机会,勇于开辟新的境界。同时勉励学生,要用信念和汗水点亮人生航程的灯塔,用无悔坚定初心 用血汗加冕梦想!
臧桐学长与同学们分享了他从医学生成长为影像医师的十五年心路历程和为期两个月的援藏路上的辛酸甘甜。他从大学时代的学习、生活,毕业后的选择、定位,从医十五年的成长、历练和眼睛上天堂、身体下地狱、灵魂归故乡的援藏经历这四个方面向同学们诠释了不求学位、但求学问的求实精神和勇于挑战、大医精诚的医德品质。援藏期间,因为高原反应,臧桐学长和他的团队每晚只能依靠安眠药入睡,大家不惧跋山涉水、不畏环境恶劣、努力克服困难,用内心的强大战胜了大自然的挑战。当他们不辱使命、圆满完成援藏任务载誉归来时,却依然眷恋着那片美丽的热土。他表示,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这是一段艰辛而自豪的经历,也是值得铭记的人生里程。
丰富同学们对医学和医疗的感性认识,激发同学们专业学习动力,促使同学们增强医学人文素质和人际交流能力。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学生亲医疗环境与老师们的亲密接触,都促进其医学观的理性化发展,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创造条件,引导同学们树立医学是仁学,无德不成医的观念,使医学生在专业知识掌握的同时医德素养得到培养,懂得如何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明白做一名合格医生所应具备的人格修养和品德作风。